9月23日,在小提琴悠扬的乐曲声中,“午后文学时光”在省作协机关三楼的“文学现场”如期而至。本次活动的书目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本书被誉为“爱情的百科全书”。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金方,特邀文学嘉宾著名作家女真,作家万琦、温明敏,税务总局驻沈阳特派办专职副书记朱志刚、省政府外事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刘德峰,税务总局驻沈阳特派办、省政府外办、省友协等单位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共计四十余人参加了活动。与会作家、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围绕小说展开深入交流。活动由省作协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建福主持。
本期“茶主”吕颖介绍了马尔克斯的生平和小说故事梗概,并以“这是一场求仁得仁的爱情故事”为切入点,围绕小说名字由来、小说叙事结构、小说主旨与大家分享阅读心得。省作协、驻沈特派办、省外办、省友协青年代表相继发言,他们围绕小说叙事手法,故事主题、“爱情与孤独”、“精神之爱与现实婚姻”、“疫情下的爱情”等多个角度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一致认为《霍乱时期的爱情》在文学史具有如此高的地位却有它独到且非凡的艺术魅力。
特邀文学嘉宾女真老师谈到马尔克斯两部作品《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价值,她认为前者的文学价值更高,它奠定了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历史地位;后者更具阅读价值,里面爱情种种表现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两本书各有千秋,都是难能可贵的佳作。同时《霍乱时期的爱情》又是一本思考生命本义的书,它以“死亡”开头,以“永恒”结尾,出人意料。她把小说中出现的“霍乱”理解成是一种“隐喻”,人如何面对由病毒瘟疫引起的这场人与自然的战争,虽然在小说中“霍乱”并没有被正面描写过,但作为冰山下的那部分,总是若隐若现的,人们究竟如何面对它,正是作家马尔克斯在书中所要隐含表现的。最后女真老师说,处在和马尔克斯写《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小说同样的年纪,年过半百,当再读《霍乱时期的爱情》和《追忆似水年华》,使她深刻感受到“人生的一切都逃不过时间这个魔咒,需要全都交给时间”,她觉得这才是马尔克斯写这本小说真实想表达的东西。
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金方在总结讲话中对女真老师的到来和参会的各省直单位表示感谢,同时对青年同志的发言给予了很高评价。她指出,省作协一直以来对青年干部培养非常重视,“午后文学时光”活动就是培养青年同志“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来提高青年同志文学鉴赏能力。通过两年来的活动,大家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后,金方主席勉励大家要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多读书、读好书,把读者当成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人生追求,把人生活的更加丰富多彩。
下一期“午后文学时光”活动“茶主”田璐向大家推荐了现代小说“岭南派”代表人物欧阳山的红色经典小说《三家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