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现实,已成为我省网络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转向。第三届辽宁网络文学“金桅杆”奖终评会刚刚落帷,入围的优秀网络小说展示的风向标表明,我省的网络文学正跳出虚幻题材走向现实题材,努力与时代同频共振,从多个角度书写时代变迁与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呈现出一种可喜的新气象。
现实主义作品占主流
本届“金桅杆”奖的作品征集工作,面向全国展开。经组委会审核,《工程代号521》等10部作品获奖,另有10部为入围作品。据本届“金桅杆”奖组委会主任孙伦熙介绍,这次评选更加注重对于作品价值导向的审视,10部获奖作品全部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工业题材、改革开放题材、军旅题材、民族文化题材等多彩呈现,集中展示了网络文学主题创作的成果。
在省作协网络研究中心主任、大连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张祖立看来,此次评奖现实主义作品占主流,彰显了网络作家可贵的写实精神和担当意识?!斗芏氛摺方彩龆蹦昵崛说闹鹈喂适?,时代感极强?!豆氏锱簟沸蠢铣乔脑??!对葡鲋邸沸吹贝站某沙す?。《扫描你的心》写都市爱情和女性成长,但呈现了人生百态,触及了许多社会基层问题?!洞蠊仄鳌肥枪ひ堤獠淖髌?,正气感、崇高感流贯其中,又不乏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思考。从痴迷于玄幻世界到注视人间烟火,网络文学作家的写作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是一种文学观念和心理上的成熟。
据了解,一些网络文学作家为了写好作品,深入基层,走进民间,查阅资料,再现了老一代优秀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精神,还有作家写自己最熟悉的题材,以自己或亲人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精神向度。
承担更大的时代责任
记者问几位获奖作者,他们的创作是如何从玄幻、穿越、架空、重生等类型走向现实主义题材,他们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就是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传递出正能量和价值观,而不仅仅是写好一个故事那么简单。
联系采访网络作家赵杨时,她正在一家低碳环保公司进行工作体验。80后的赵杨是一名“妥妥的工业控”,出生在老国企职工家庭,幼时在工厂大院的生活经历,工作后与电厂、钢厂打交道的经历,使她对工业有特殊的情感。“我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对社会变革变迁深有感触,特别想记录下美好的生活,对未来也充满希望?!闭匝钏怠?/p>
赵杨的《奋斗者》延续了辽宁工业题材的创作,是国内首部国企混改题材的作品,讲述了以王图南和宋腾飞为代表的年轻追梦人“风好正扬帆”的奋斗故事。为此,她曾深入多家企业收集创作素材,走访多位老劳模、老工人,将笔触向车间、工地、钢板、框架等工业元素聚焦,努力呈现有活力、有自信的当代中国工人。
谈及自己的创作,赵杨说,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要讲好一个生动的精彩故事,同样要切入时代肌理,写出深层次的“真实”。当下,她正在创作低碳环保题材作品《我们将说到做到》,作品主要讲述国家推动低碳环保行业的决心,工业企业如何在倒逼式改革中求发展,一群年轻人如何扎根低碳行业努力奋斗的故事。从5月至今,她每天早九晚五一直在低碳行业体验式工作,并全程参与沈阳市重点控排企业碳排放数据核查,深入25家生产企业进行碳核查,收集素材。
现实书写要有深度追求
记者了解到,我省现有网络文学作家200多人,他们大多从各行各业成长起来,而非“科班”出身。就我省网络文学创作出现面向现实的新趋势,此次获奖者刘频认为,这与国内各大网络平台倡导现实主义创作有关,也跟这批作家的个人经历有关。59岁的刘频是葫芦岛市的一名科研人员,4年前开始兼职创作网络小说,他从自己的工作体验出发,进行工业、科研、创业方面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他说:“我立足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就是要与时代对话,努力表达自己对时代的思考?!?8岁的李遨创作《大国重器》时,苦于如何鲜活再现老一辈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的工作环境,他找到中铁九局地隧施工人员寻找答案。他说:“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现实生活?!?6岁的张志杰既创作历史题材作品,又创作现实的公安题材作品。他说:“创作历史题材作品,是想以史为鉴,带读者了解历史背后的人文、民俗和知识;创作公安题材作品,是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p>
张祖立认为,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渐成潮流,但网络文学的现实书写还要有深度追求,应该向更垂直更细分的领域发展,质量上还要精益求精,写作者的写作技巧还要进一步打磨,去粗取精。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宏表示,网络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在新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诸多天然的发展优势,发掘和培养出一大批有情怀的网络作家,这是时代的要求,此次评奖中现实主义题材网络小说的爆发就是一个美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