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记者刘放
嘉宾:省政协委员
周景雷辽宁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
尹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大连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心编剧
穆凯沈阳市曲协主席、沈阳曲艺团业务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肖迪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辽宁实验京剧团团长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辽宁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荟萃,如何让文化赋能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取得胜利?如何以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汇聚精神力量?如何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辽宁振兴发展贡献智慧?本报邀请文化界别省政协委员结合各自领域履职实践谈建言、谋良策。
当前,辽宁紧扣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过去一年,作为文化领域的政协委员,对于文化赋能辽宁全面振兴交上了怎样的履职答卷?
周景雷:2024年是我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也是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并取得关键性成果的一年。作为文化领域的政协委员,从履职的角度讲,我主要从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积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我先后到沈阳、大连、本溪、丹东、营口、盘锦、朝阳等地的基层单位调研基层文化建设情况,并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活动获得最前沿的认知,收获很大,这也促使我对我省基层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在本次省政协全会上提交的提案也是这些调研的成果。
二是立足本职本岗位积极推动优质文学资源直达基层。过去的一年,省作协积极组织开展了“文学公益大讲堂”和“文学志愿服务活动”十余次,邀请知名作家包括网络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深入十余个县区及乡镇,通过开展公益讲座、图书捐赠、为基层作者改稿以及采风等途径和方式送文化和文学下基层,在加强与基层文学爱好者、创作者互动的同时,也进一步锻炼了创作队伍,感受到了来自基层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对文学事业的新要求新期盼。
三是启动了新时代辽宁文学“火车头创作计划”,旨在通过这一主题引领,创造出一大批反映辽宁全面振兴的优秀作品。我们跟踪和扶持了若干部作品,很快就会陆续出版。辽宁2024年有两部长篇小说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就是这个方面的最好成果。
尹力:我主要从事当代杂技创作与评论的研究及杂技编剧工作。过去一年,我主要的履职实践涉及三个层面。
一是在理论层面积极开展杂技研究。对辽宁和全国优秀杂技作品撰写评论,如针对辽宁杂技剧《先声》的撰文和宣传。2024年在沈阳举办的文旅部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期间,我受邀担任全程评议专家。主持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文艺评论专项)《新时代中国杂技创作与创新发展研究》,并在筹备“辽宁杂技发展史”“中国动物表演”等研究项目。
二是积极在全国性会议上发声,为中国杂技发展建言献策。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新文艺”主题研讨会上作专题演讲《杂技作品“艺术精湛”的评价标准》,在中国杂技家协会等主办的中国杂技剧20周年主题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站在新起点上发展中国杂技剧》等。
三是积极推动全国杂技研究平台建设,策划辽宁杂技研究活动。参与建设首个全国性杂技研究机构——中国杂技艺术研究中心,受聘杂技评论委员会主任,组建该中心下设杂技评论委员会,集合全国杂技力量开展研究评论,明确了杂技评论未来七大工作方向,创新性提出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杂技评论理论框架、建设跨文化杂技评论队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等。
穆凯:我积极投身文化赋能辽宁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力求交上一份厚重而充满希望的履职答卷。作为文化领域的政协委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沈阳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沈阳曲艺团业务团长,我要积极引领沈阳曲艺工作者,依托辽沈曲艺重镇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各种文旅项目,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继续深度打造“沈阳相声大会”品牌项目,传承沈阳相声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根脉,焕发“沈阳相声大会”新活力,吸引全国曲艺名家汇聚沈阳,共同铸就吸引全国目光的曲艺新高地。倾力推出情景快板《条条大路通沈城》等时代新作,以生动热烈的文艺形式为辽沈文旅聚拢人气、形成热点、引入流量、转化收益,成效显著。
同时,充分发挥“曲艺轻骑兵”紧贴现实、抒写时代的艺术优势,创作一系列反映“新六地”精神内涵的优秀作品,大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建设,以艺术的形式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从精神层面激励家乡人民积极投身“新六地”建设的火热实践,真正做到以文化赋能辽宁全面振兴。
肖迪:作为京剧梅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在舞台上有众多的角色需要我来演绎;作为辽宁籍的艺术工作者,戏内戏外有重要的使命需要我来承担。过去一年,作为文化领域政协委员,我紧紧围绕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投身于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领域的专业优势,积极履行委员职责。
我注重发挥专业文化引领作用,带领团队创作了红色经典主题现代京剧《雷锋》。《雷锋》从多个维度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助力辽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我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讲好辽宁故事,传播辽宁声音。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新时代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主题讲座及展演;参加北京申遗音乐会,与著名音乐家谭盾合作主演京剧交响诗《霸王别姬》;组织举办“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百名国际留学生学术研讨会及艺术展演;组织创作现代梅派京歌《绽放》,荣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受邀赴美国开展中国文化传播活动,荣获第四十届亚洲杰出艺人奖,将辽宁特色的戏剧艺术名片推向世界,有效提升了辽宁文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辽宁是艺术创作的“富矿”。实现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和呈现的良好态势,为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有力支撑。请结合创作实践谈谈成果体会和有益建言。
周景雷:辽宁确实是艺术创作的富矿。我觉得这个富矿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我们有非常好的文艺传统和艺术创作基础,还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作家、艺术家,更有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这些既为我们下一步文艺创新发展提供了极具特色的创作基础,也对我们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在过去的一年,我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布局,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作家对外建设和创作主题规划。比如在人才培养上,省作协与文旅厅、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首次联合举办编剧班,有计划培养我省编剧人才,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和承担当下对编剧人才的需求。再比如,我们与省民宗委、出版集团联合举办民族文学创作推进会,共同向上一级推介优秀少数民族作家和作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举措,特别是通过加强“红色六地”、“新时代六地”、红山文化、辽河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创作主题引导,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一些作品获得中国作协的扶持和重要国家级奖项。
基于这样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对于辽宁文学今后的发展,我有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创作导向的“定点深入生活”机制,确保文艺创作的“人民性”得到生动体现;二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优质文化直达基层机制,确保这一机制有效管用;三是积极改善和优化文艺创新发展环境,努力构建大的文艺工作格局,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
尹力:2024年底,我省杂技剧《先声》荣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全国文艺界引起轰动。相较其他艺术门类,杂技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难度巨大,我想从文艺评论的角度谈谈该剧获奖对辽宁的意义。
其一,《先声》是在“九一八”历史背景下,以杂技形式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之“抗日战争起始地”进行艺术阐释的成功案例,是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实践和辽宁实践中激发创作灵感,提炼主题、萃取题材,书写辽宁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的优秀作品,其获奖向全国展示了我省文艺创作在讲好中国故事、辽宁故事方面的能力与成果,极大提升了辽宁在全国文艺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二,2024年是中国杂技剧诞生20周年。《先声》作为全国首部重大历史题材杂技剧,其获奖标志着中国杂技剧创作的重要进步,充分说明杂技艺术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从不擅叙事到拥有驾驭宏大题材的能力和实力,书写了辽宁在当代中国杂技创作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其三,近三年来,在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的赛场上,沈阳杂技团和大连杂技团分别摘取了“两朵”杂技节目金菊奖和“两朵”魔术节目金菊奖。一个省份在10个获奖名额中占两个,且发生了两次,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金菊奖的“辽宁奇?!?。此次《先声》获奖填补了辽宁杂技剧目奖项的空白,标志着辽宁杂技已从“高原”迈入“高峰”,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穆凯:辽宁是艺术创作的“富矿”,为辽宁曲艺艺术持续繁荣提供了创作源泉。工作中,我们牢牢抓住“一老一新”,珍惜沈阳曲艺工作一代代勤劳的“挖矿人”,从他们手中继承宝贵传统,同时注重对青年一代曲艺工作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他们对自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平台应用的强烈敏感性、迅捷性优势,引领创造鲜活新案例。
为歌颂李清学同志的英雄事迹,沈阳市曲协在第一时间改编创作并由几位“90后”年轻演员录制的群口快板《清学颂》迅速在网络传播,取得积极的宣传效果。春夏之交,沈阳市曲艺家协会推出原创曲艺作品《咱们沈阳话》参加了“我爱沈阳话”方言互动系列活动,由青年曲艺演员在人流如织的中街步行街与外地游客展开互动,爆笑中的语言魅力温暖了游客的心。引领指导在沈高校曲艺社团联盟活动,在青年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曲艺艺术氛围。大学生创作的曲艺小唱《八方景绘盛京城》登上了“理响沈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微宣讲”舞台。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两新”组织和青年曲艺工作者的扶植、关爱,对他们的就业创业、成长发展给予更多支持,进一步发挥其显著优长和独特力量。
肖迪:辽宁是文化大省,人才济济。应该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专业优势,以辽宁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为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文艺创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同时,要进一步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让辽宁文化品牌真正“火”起来。作为文化界别的省政协委员,我们应该在新时代展现新责任、新使命、新担当,坚持党的领导,立足本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用京剧讲好中国故事,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新作用。
撰写提案和建议,必须做到参政议政深度化、科学选题精准化、学习调研落地化、上报成果适用化。我们是建言者,更是践行者。艺术家要走下舞台,走出剧场,深入生活,踏踏实实去讲京剧的故事——走近观众,观众才会走进京剧。我愿意坚守艺术和梦想,与时俱进地研究新媒体传播,通过开办艺术展览、举办艺术活动等方式,尽己所能做好艺术推广工作。辽宁是我的家乡,也是我京剧梦想启航的地方,我将以毕生的努力与奋斗,让梅派艺术乃至京剧艺术在辽宁收获硕果,绽放荣光。
新时代为辽宁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也赋予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助力振兴新突破决胜之战?请谈谈对此的认识与履职计划。
周景雷: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从个人履职和立足工作岗位角度,我将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相关事项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工作。我本人也申请了省政协相关研究课题。要通过深入调研,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二是进一步组织广大作家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活动,特别是要通过开展“定点深入生活”活动,组织和引导广大作家走向基层、走进人民群众、走入火热的生活,切身感受辽宁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变化,反映具有时代精神和当代意义的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将注重调动广大基层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立足身边、立足本地和本行业,用不同类型的文学表达方式记录时代的共同律动。三是将通过重点选题招标、举办改稿会、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创作主题引导,努力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佳作,用文学的力量赋能辽宁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
尹力: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推进辽宁杂技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长远的历史眼光衔接中国杂技新业态新趋势,以开放的思想观念推动辽宁杂技现代化发展。
开启“杂技+”模式,创新业态,激发活力,推动辽宁杂技发展升级、提质增效。让杂技为建设文化强省,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作出新贡献。一是“杂技+精品”。对在全国领先且突出的优秀作品进行持续性扶持,进一步支持其做强做优做大?!断壬纷魑沂∮梦囊战埠弥泄适隆⒘赡适碌闹匾晒?,应趁势发力进行深度修改提升,全力冲刺全国文华奖,成为真正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辽宁文艺精品。二是“杂技+文旅”。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期间,沈阳推出的“跟着杂技来旅行”活动实现了展演和旅游的互相带动,探索了辽宁杂技演艺产业发展方向,激发了旅游消费新活力。三是“杂技+人才”。需在辽宁现有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探索改革,同时推动少年杂技人才综合艺术素养和文化水平提升,增强辽宁杂技未来竞争力。
穆凯:今年,辽宁曲艺工作者勇担助力振兴新突破的文化使命,重点在于“创新求变”。我们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大力倡导对新的作品题材、新的舞台形式、新的文旅项目、新的商业模式做出更多主动尝试,结合近年来的成功经验,继续创作深受群众欢迎、适宜深入商场景区开展的沉浸式曲艺活动,助力辽宁文旅、沈阳文旅发展。继续做大做强“沈阳相声大会”文艺品牌项目,使之进一步产生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效应。
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我们将深入挖掘沈阳作为抗美援朝战争大后方的历史深度与文化底蕴,创新打造一部宏大的主题曲艺说唱剧,激励人们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继续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同时,我们要做好曲艺工作的“传帮带”,将老曲艺工作者的舞台经验倾囊相授给青年曲艺人,为青年曲艺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平台、机会,薪火相传共同实现辽沈曲艺繁荣。
肖迪:辽宁独特的文化资源为辽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创新创造灵感。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提升辽宁的文化软实力,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资源汇聚,成为推动辽宁振兴的重要引擎。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辽宁声音、讲述辽宁故事,让外界更好地了解辽宁,为辽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同时,文艺工作者要用优秀的作品滋养人们的心灵,提升大众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为辽宁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为提升辽宁文艺的影响力,我将尽力推动省内外、国内外的文艺交流与合作,组织策划各类文艺交流活动,邀请国内知名文艺家来辽宁讲学、创作,促进辽宁文艺界与外界的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搭建辽宁文艺走向世界的平台,推荐优秀的辽宁文艺作品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示辽宁文化的独特魅力?!把莺媒巧?,做好自己;牢记使命,不忘初心?!闭?6个字是我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