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作协始终秉持“开门办作协”理念,用心服务每一位作家,尊重每一份创作成果,努力把作协建设成为团结面广、向心力强、温馨和谐的“作家之家”。
加强培训提升队伍。联合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共同整合文学评论家资源,形成省内外、老中青相结合的20人特聘评论家队伍。举办记录“新突破”、书写“新六地”组织策划骨干专题培训班;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举办“2024年辽宁省高级编剧研修班”;组织2022-2024年度新会员线上培训。选派7名青年作家参加第九次全国青创会,推荐青年作家、评论家及网络作家参加鲁迅文学院中短期培训班、全国网络作家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培训班学习,持续强化青年作家培养,不断壮大新时代辽宁文学事业发展的可期力量。
辽宁文学特聘评论家聘任仪式
2024年辽宁省高级编剧研修班结业座谈会
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作家合影
辽宁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
扩展路径团结队伍。继续实施金芦苇重点作品工程,在北京、沈阳等地为多位作家举办改稿会、研讨会、作品分享会、新书发布会等;搭建平台,联合《当代作家评论》,加大对本省作家和作品的宣传和评介;延伸工作手臂,加大对网络作家、青年作家、基层作家等不同文学群体的引领力度,努力团结各类文学群体;关心作家生活,为作家创作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2024年,推荐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32名,发展省作协会员221名。
金芦苇重点作品《大辽河》研讨会
金芦苇重点作品《匠户志》改稿会
网络文学作品《大国蓝途》研讨会
授予萧军纪念馆“文学辽军”研学基地
授予端木蕻良故居“文学辽军”研学基地
服务基层用心惠民。关注支持基层文学工作,把文学培训、文学活动送至基层,扩大基层作协影响,为基层作协发展注入活力。“播撒文学的种子——文学照亮生活·公益大讲堂”活动走进名人故里、高校、少数民族地区;文学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邀请知名作家深入县区及乡镇,开展公益讲座、图书捐赠、为作者改稿等活动;“午后文学时光”活动品牌效应凸显;文学辽军展示馆成为全国文学馆联盟理事单位;版权知识普及深入推广,作家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播撒文学的种子——文学照亮生活?公益大讲堂走进朝阳
播撒文学的种子——文学照亮生活?公益大讲堂走进高校
“文学辽军”走进振兴现场文学志愿服务活动走进鞍钢
文学与科技双向赋能暨“文学辽军”走进振兴现场文学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省科技馆
“午后文学时光”特别活动
第53期“午后文学时光”活动
基层文学爱好者参观文学辽军展示馆
雏鹰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红梅校区师生参观文学辽军展示馆
辽宁省基层作协组织负责人著作权保护与开发交流活动
精心组织职称评审。组织召开2024年度职称评审会,25人取得文学创作专业职称。结合我省文学创作专业特点及现阶段职称评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广泛征求各市文联、作协及作家代表的意见建议,在充分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辽宁省艺术系列文学创作专业职称评审标准》,增加网络作家参评条件,新标准今年1月1日起试行。
辽宁省艺术系列文学创作专业职称评审标准专家论证会
职称评审工作调研会
文学精品不断涌现。本年度,我省文学作品异彩纷呈,各文学门类创作稳步前进,老中青新四代作家接续完整,文学辽军影响力不断提升。六十多位作家的作品刊发于国家级文学报刊,形成“文学辽军”集团效应。8部作品先后荣登“中国好书”榜单,3部作品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物选题,二十余位作家的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年度文学奖项,15部网络文学作品获得全国网络文学奖项,入选网络文学平台榜单,引起较大反响。作家津子围入选《辽宁日报》评选的“2024辽宁十人”。
入选?“中国好书”榜作品
下一篇:完善机制 构建大文学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