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萨仁图娅:多元文化熔铸而成的文学世界
——写在《尹湛纳希全集》出版之际
来源:文艺报 | 作者:  时间: 2025-08-01

  尹湛纳希肖像

  

《尹湛纳希全集》,尹湛纳希著,萨仁图娅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25年4月

?

  尹湛纳希(1837—1892)是近代杰出的蒙古族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翻译家、画家。他精通蒙古、汉、满、藏四种语言文字,以跨越民族界限的文化视野,将多元文化熔铸于文学创作,构建起一个兼具历史厚度与思想深度的文学世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辽宁民族出版社近期推出的《尹湛纳希全集》是尹湛纳希文学世界的集中呈现,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深刻的思想价值。

  博采并蓄与熔铸创造:尹湛纳希的文学世界

  尹湛纳希,乳名哈斯朝鲁,汉名宝衡山,字润亭。他出生在清代土默特一个世袭四等台吉家庭——忠信府,今坐落在辽宁省北票市下府乡。四等台吉本是清代蒙古贵族中的最末等级,但忠信府却拥有祖先的光荣——属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本姓孛儿只斤氏,尹湛纳希先祖鄂木布楚琥尔因征战有功,授札萨克。尹湛纳希的父亲旺钦巴勒,汉名宝荆山,是一位爱国将领,鸦片战争期间率蒙古骑兵出征,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获朝廷嘉奖。旺钦巴勒文武兼备,是一位学养丰厚的史学家,也是当时漠南最大的藏书家,府内设有“楚宝堂”“学古斋”“东坡斋”三座藏书楼,并开设私塾教授孩子们汉族文化。他曾撰写《青史演义》前八章,喜好诗文,有诗留存于世。尹湛纳希的长兄古拉兰萨、五兄贡纳楚克、六兄嵩威丹精都是诗人,都有诗文流传于世。

  浓郁的多民族文化滋养着尹湛纳希,他从小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习读诗文,饱读经史。他学习蒙古、汉、藏、满四种语言文字,熟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他还深入民间,感受佃农疾苦,写下《悯农歌》等;游历内蒙古一些盟旗以及北京、杭州的名胜之地,考察风俗民情,结识学者名流,开拓了胸襟视野。在多民族的交往和中华文化的浸润中,尹湛纳希不断成长提升,确立了独特的大民族观与大文化观。

  尹湛纳希著述甚丰,有《一层楼》《泣红亭》《青史演义》《红云泪》等长篇小说,以及杂文、诗词等达200万字,还有书画作品流传于世。尹湛纳希的文学之根深植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又注重汲取各民族文化的营养来丰富自己,其文学创作充盈着传统文化的骨血。

  《一层楼》《泣红亭》属于蒙古族文学长篇小说的开创之作,是故事、情节相互衔接的姊妹篇,也是蒙古族文学中首先脱离对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依附,以当时的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案事ド下ブ徊懵?,怎脱梦中梦之一场梦?为唤醒深春之红颜,发苍林黄鹂之啼声?!痹诎檎飧鲇篮愕闹魈饫?,尹湛纳希以忠信府往事为基本素材,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形象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生活,同时扑朔迷离地透露出忠信府两代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就在这一个又一个曲折的故事里,尹湛纳希把一个个人物写得委婉动人、哀怨感人。在创作过程中,尹湛纳希巧妙融合了蒙古族与汉族的文化元素,在情节设置上借鉴了汉族古典小说的叙事手法,又在人物塑造和语言风格上保留了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韵味。这种对不同文化的兼容并蓄,彰显出他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青史演义》是尹湛纳希的代表作,属于史论体的鸿篇巨制,书名初为《大元勃兴青史演义》(又译《大元盛世青史演义》),成书于1830年至1891年,前后经历了60年时间。起初是其父旺钦巴勒撰写,写到第八回,道光二十年(1840年)因英寇入侵,旺钦巴勒率兵守边而搁置。尹湛纳希从1870年开始续写,至一百二十回,现存六十九回?!肚嗍费菀濉肥且馕渡畛さ目跏乐?,也是尹湛纳希的心愿?!捌咀疟孔镜闹橇Γ锨尥?,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审读十部史书,查对核实史略,弄得头昏脑晕,几乎发疯……不管坐着还是站着,不管白天还是夜晚,总是悬念于心;不管在家还是出门,不管饭前还是饭后,笔墨总是不离身边??戳擞挚矗亮擞侄?,生怕什么地方遗漏了史事本末和重要的词句。如此反复查对,几乎到了两鬓挂霜、满额皱纹、肉掉筋驰的地步。”这是尹湛纳希书写《青史演义》的写照。他以生动的笔触追溯了蒙古民族的起源与发展,梳理了从成吉思汗到明末清初蒙古社会的演变历程。在这部作品中,他不仅准确地考证了大量历史事件和人物,还融入自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体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刻的哲学思维。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与创作能力,展现出他超乎常人的学养厚度。

  独具一格的诗词创作,增添了其文学世界的色彩。尹湛纳希将汉文古典诗歌的形式运用到蒙古文诗歌创作中,写出了清新流畅、生动感人的蒙古文五言和七言绝句?!对缒晔濉肥撬钤绲氖鳌T谝磕上5某て拗?,穿插了大量诗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不仅表现了尹湛纳希深厚的文学造诣,也披露了他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如其《悯农歌》:“齿落唇塌一老翁,清晨捧腹去路旁。衣衫褴褛如病鬼,央求行人乞饯粮。正值愚儿查田去,目睹难禁我心伤……”其诗首句描写老翁相貌,次句写其乞讨境况,接下来写其凄惨之景,把老农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用层层叠加的手法,揭示农民的苦难?!澳慷媚呀倚纳恕?,作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令人感叹。另有咏菊诗十首,可谓高士悲秋菊寄意,自成一格。

  尹湛纳希还创作了大量散文、杂文,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民俗等众多领域?!妒淼呐馈贰妒驼叩男槲薄贰段鹜嫦取返仍游?,内容侧重于评论古人、揭露黑暗社会、讽刺不读史书不懂历史的王公贵族等。

  尤为可贵的是,尹湛纳希将《红楼梦》《中庸》《资治通鉴纲目》等译成流畅生动的蒙古文,促进了多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和互鉴。

  《尹湛纳希全集》的编纂过程和多样价值

  《尹湛纳希全集》由辽宁民族出版社推出,是尹湛纳希著作的汉文结集,内容架构涵盖小说、诗词、杂文等多种体裁,呈现了尹湛纳希文学创作与学术思想的完整体系。全集七卷五部作品,分别是《青史演义(上中下)》《一层楼》《泣红亭》《红云泪》及新编集《诗歌杂文集》。此前辽宁民族出版社还出版有《尹湛纳希全集》蒙古语版的三个版本,以及《尹湛纳?!贰兑磕上;帷贰兑磕上Q芯俊返?,皆由本人主编。

  编纂《尹湛纳希全集》,首先在于文化传承价值。尹湛纳希的作品根植于清代漠南蒙古族的社会生活,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风俗民情和民族文化传统,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于研究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以及蒙汉文化交融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是文学艺术价值。尹湛纳希是蒙古族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一层楼》《泣红亭》等像曹雪芹写贾府那样写贲王府,以贲王府的家族兴衰与人物情感为素材,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画卷,对封建婚姻制度、等级制度以及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青史演义》具有浓厚的英雄传奇色彩,这些作品都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三是思想文化交流的价值。《尹湛纳希全集》的编纂出版,有助于展现蒙汉文化交流的历史,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在多民族交流互鉴中熔铸优秀文化成果,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提升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是辽宁作为尹湛纳希的故乡,编撰《尹湛纳希全集》不仅是对地域文化资源的系统性整理,更是地域文化根脉的必然呈现。

  在《尹湛纳希全集》的编纂过程中,我们遵循求全、求原、求真、求实的理念,以尹湛纳希作品集最早的文本为依据,兼顾各种文体,既审视思想内容,又包容艺术形式,根据作品的类型、主题和创作时间等因素,对全集进行合理的内容架构和编排?!兑徊懵ァ费∮媚诿晒湃嗣癯霭嫔?963年6月第1版,是简化字版,据今62年;《泣红亭》选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红云泪》选用朝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1992年7月内部版;《诗歌杂文集》依据曹都、陈定宇1986年10月编辑但未正式出版的《尹湛纳希及其父兄诗歌选》,同时参照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赵永铣著译《蒙古族古诗译萃与散论》;《青史演义》选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这些文本,有的是长篇小说,有的是残本,还有的是不同版本,需要进行梳理和???,以符合当代读者广泛接受的叙述方式进行订正,确保最大程度体现作者本意,保证内容深度和阅读体验,同时注重更正原文集中的错漏,补充最新发现的尹湛纳希著述成果。注重把握思想内容与正确的民族文学史观。囿于时代局限和思想局限,尹湛纳希的某些理念也有一定局限性,带有他个人当时话语情境下的观点,值得思考和辨析。我们在全面翔实把握文本的基础上,逐字逐句推敲整理。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增益和勘校,删去不当表述,以避免歧义。兼顾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蒙古语与汉语的语系和语法结构不同,语序差异较大。我们在编校过程中,注意译文的准确性、文化适应性及阅读的流畅性。体例结构、标题设置等力求规范,内容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如《诗歌杂文集》中的诗歌分类:咏物诗存、抒怀诗钞、游踪诗录、歌哭诗稿、书韵诗粹、韵文联语、友朋诗和。附录中有尹湛纳希父兄诗稿。

  把握特定专业术语,注重作品严谨性与语言规范性,如《一层楼》中已淘汰不用的简化字。校准《泣红亭》《红云泪》中王府有关人物称谓,以及《青史演义》中有关人名、地名的准确规范。保证语法语义的准确,校准同音不同字义的专用词汇。

  这部全集应为迄今为止收集最齐全、考订最为严密规范的尹湛纳希著作结集,也是几代人的文化传承。如《青史演义》成书时间跨度较大,早期存有手抄本和异文本,但均未正式出版。1938年特莫格图版本是其第一部系统性油印出版物,标志着《青史演义》进入文字化传播阶段,至今87年,1939年布和贺西格的开鲁文学会蒙古文石印本、1957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版本均在其基础上修订?!兑磕上H肥粲谌掳姹荆低扯娣?,厚重而精美,能更好地让尹湛纳希的文学世界与艺术成就被后世认知、研究与传承。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尹湛纳希全集》的出版意义,不仅在于对民族文献的整理推介,还体现在对当代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提升。尹湛纳希作品所体现的文化观、民族观很有现实意义,他认为民族没有优劣之分,江南塞北,人心无别,只是各地人情风俗有异而已。其启示意义在于推动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在多民族交流互鉴中熔铸优秀文化成果。

  尹湛纳希文学创作的特点与启示

  “传神好文章,犹如风云涌。不能动人心,巧笔有何用。”尹湛纳希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探究其创作,剖析其作品特点,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到这位文学巨匠的艺术魅力,还能为当下的文学创作带来诸多启示。

  浓厚的民族性。尹湛纳希的作品深深扎根于蒙古族文化土壤中,全方位展现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精神风貌?!肚嗍费菀濉芬院甏蟮男鹗?,生动描绘了蒙古族从远古到元朝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将蒙古族的起源传说、部落纷争、英雄事迹等一一呈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历史长河中。同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蒙古族独特的语言风格、民间故事、谚语、诗歌等元素,如《一层楼》和《泣红亭》大量运用蒙古族的民间口语和传统文学表现手法,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成为蒙古族文化的生动载体。

  深刻的现实性。尹湛纳希关注社会现实,通过作品反映当时蒙古族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其所处的时代,蒙古族社会面临着封建制度的腐朽、民族内部的矛盾以及外部文化的冲击等诸多困境。他在《一层楼》和《泣红亭》中,以爱情悲剧为线索,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虚伪、腐朽和残酷,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进行了深刻批判。同时,他还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展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

  独特的创新性。尹湛纳希在继承蒙古族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学的优秀成果,实现了文学创作的创新。他借鉴汉族古典小说的结构和叙事手法,如《红楼梦》的章回体形式和细腻的人物刻画方法,同时融入蒙古族文学自由奔放、充满想象力的特点,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人物塑造方面,他突破了传统蒙古族文学中人物形象较为单一的局限,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民族文化的交融性。尹湛纳希的文学创作,体现了各民族文化既保留自身特性,又共享中华文化共性,进而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尹湛纳希的创作影响体现在:一是丰富了民族文学宝库,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二是促进了蒙汉文化交流,让汉族文化元素传入蒙古族文学领域,同时也将蒙古族的文化和历史介绍给汉族及其他民族的读者,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认同。三是推动了蒙古族文学的语言规范。

  尹湛纳希的文学创作对当下的启示意义,首先是文化传承与弘扬。在当下全球化的背景下,尹湛纳希创作题材的史诗性与民族性,为我们在民族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方面树立了典范。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深入挖掘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作品之中,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总体格局。其次是现实关怀与责任担当。尹湛纳希关注社会现实、敢于揭露问题的创作态度提醒着当下的创作者,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创作者应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第三是跨民族文学交流的创新与融合发展。尹湛纳希吸收借鉴各民族文学优秀成果并进行创新的精神,为当下创作提供了思路。这启示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学的优点和长处,并基于现实进行新的融合创新,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时代特色的作品。

  “千秋历史问笔墨,无尽往事寻史书?!比梦颐巧钊胍磕上I形幢淮蠖嗍琳呤熘醇喵攘Φ奈难ё髌?,探索其广博的文学世界,共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ㄗ髡呦凳?、《尹湛纳希全集》主编)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