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辽沈书香溢 阅读风尚兴
——辽宁作协“午后文学时光”读书活动六周年侧记
来源:东北新闻网 | 作者:  时间: 2025-08-05

?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当小提琴悠扬旋律与《红岩》的经典段落交织,一场关于文学的对话在沈阳歌德书店二楼正在如火如荼举行。这是省作协“午后文学时光”读书活动的精彩一幕,也是书香浸润辽沈大地的生动写照。

  “午后文学时光”读书活动第31期在沈阳新北方图书城举行

  “午后文学时光”读书活动第63期在辽宁省委党校举行

  自2019年9月启动至今,六年来,辽宁作协每月举办的“午后文学时光”读书活动,已成长为在全民读书节大背景下,辐射辽沈大地的文化品牌,不仅滋养了无数青年的精神世界,更以文学之力为辽宁振兴注入了温润而持久的力量。

  启阅读之航,以“六个一”筑牢根基

  党中央一直倡导多读书,如何打造“学习型机关”“书香机关”,进而引领全民读书,成为省作协思索的一件大事。省作协党组认为:文学工作者首先要做热爱文学的人,让阅读成为工作的底色。于是,“午后文学时光”读书活动应运而生。

  为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活动确定了“六个一”的坚实框架,即:每月组织开展1次读书活动;读书小组成员有1人轮流做“茶主”,负责主持交流活动;每月由“茶主”推荐1本文学图书,作为阅读推广书目;每期活动至少邀请1名作家或评论家进行文学辅导;读书小组成员每期撰写1篇读书体会文章;省作协党组成员每次至少1人参加活动。

  “茶主”推荐好书从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到加缪的《局外人》,从《辽宁文学通史》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每本被推荐的书都带着推荐者的体温,扉页上往往还写着“这本小说里的东北雪,和我老家的一模一样”之类的批注。

  每期特邀的作家、评论家总能带来“拨开迷雾”的解读。

  品读作家徐坤的《野草根》时,当文学嘉宾讲到“文学要像野草一样扎根大地”,在场的青年干部明白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深刻内涵。而党组成员的常态化参与,更让活动多了一份传承的重量。有一次,省作协党组成员在交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特意带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1972年版连环画,保尔的故事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青年们写下的读书心得,从最初的三五百字随笔,逐渐成长为兼具思想性与文学性的评论文章。这400多篇文章最终汇成了《午后文学时光2021-2024》四册读后感合集。

  塑品牌之形,经典引领拓展影响

  时代在变,阅读也要与时俱进。省作协党组在谋划活动升级时提出,“要让文学走出象牙塔,成为照亮普通人生活的光。”

  在诵读环节,从最初的照本宣科,发展为融合器乐伴奏的艺术呈现。当钢琴家指尖流淌出《月光奏鸣曲》,青年们轮流诵读《悠悠岁月》中关于时间的段落,那些平淡却充满力量的文字仿佛有了生命,让在场的快递员小王红了眼眶:“原来文学离我们这么近,就像在说自己的故事?!闭庵帧俺两健碧逖?,让经典不再是书架上的标本,而成为可感可触的精神滋养。

  在书目选择上,始终强调“经典性”与“时代性”并重,既有《祝?!贰墩秸牒推健返壤奔淇佳榈拿?,也有《北地》《苹果红了》等贴近地域发展的新作。每次活动前,“茶主”都会提前一个多月做足功课,从作者生平到创作背景,从文本分析到现实意义,娓娓道来的分享总能引发参与者的深度思考。

  随着参与人数增多、内容不断丰富,“午后文学时光”的脚步越走越远,逐渐从省作协机关到城市书房,从基层讲堂到辽宁?。ㄖ校┲被?。2024年,活动走进沈阳莫子山城市书房,作家邱华栋与200多位读者围坐畅谈《空城纪》里的“石榴式”历史叙事,现场座无虚席。六年来,活动已与省文旅厅、省高法、省文化服务中心、省科协、省委党校,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出版集团、省残、省水利厅等近40家?。ㄖ校┲被?、沈阳市各县(市)区基层作协建立合作,累计举办活动66期,直接参与超5000人次,间接影响辐射数十万读者。苏家屯区一文学爱好者为参加活动,每次都是网约车往返近百公里,他说和自己得到的精神营养比起来,这点路费花得太值了。

  耕阅读之田,收获成长与幸福

  在省作协“午后文学时光”的第一个纪念册里,存放着一本特殊的“成长档案”?;厍嗄旮刹坷钫芰昵暗谝淮涡吹亩潦樾牡茫骸拔绾笪难惫狻逼舳?,正是我怀孕之际,如今孩子已经长大,我的文学作品已发表在省级文学期刊上。这种看得见的成长,是“午后文学时光”最珍贵的果实。对参与者而言,阅读带来的改变是多维度的。在写作层面,从“写不出”到“写得好”,是许多人的共同经历?;阄难О谜弑狭中裉寡裕骸耙郧靶床牧献芫醯么是?,参与活动后,逼着自己写心得,慢慢学会了把阅读感悟转化为文字,现在写报告都觉得顺手多了?!绷昀矗疃斡胝咴诟骼啾⒈矶潦樾牡?、文学评论近200篇,其中60多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视野的拓展同样令人惊喜。不少人从“只看自己喜欢的书”到主动涉猎多元领域:偏爱诗歌的青年开始读历史,热衷科幻的干部研究起乡土文学,这种“跨界”阅读打破了思维的边界。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也走出书斋,加入到活动中来,一起阅读文学经典,分享心得体会。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则让阅读成为一种“有质量的享受”。

  评论家吴玉杰解读《阿Q正传》时,从“精神胜利法”的现代启示到鲁迅的语言艺术,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大家豁然开朗。这种“面对面”的点拨,比课堂教学更生动,比独自揣摩更高效。许多参与者说:“现在看一部小说,会不自觉地分析结构、品味语言,这种专业视角的养成,让阅读变得更有滋味?!备涔蟮氖?,阅读带来的心灵慰藉。

  参加第61期《小山羊走过田野》活动的南京一校长白岛第一小学学生在发言中说:“这本书里的小山羊勇敢又执着,跟着它的故事走过田野时,我好像也变得更敢尝试新事物了,和大家分享这些感受时,心里满是欢喜。”这种心灵的成长与共鸣,或许正是孩子们在文学时光中获得的最珍贵的升华。

  筑未来之梦,砥砺前行再谱新篇

  “50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痹?024年“午后文学时光”50期活动总结会上,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的话掷地有声。6年来的坚持,“午后文学时光”让文学有效破圈,也探索出有效服务基层,引领阅读的新途径。

  未来的“午后文学时光”,将更加注重与时代同频共振。围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计划邀请非遗传承人讲述《辽瓷里的文化密码》;聚焦“辽宁振兴实践”,将组织青年走进产业园区,共读《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振兴故事》;针对青少年阅读,还将开发“文学启蒙小课堂”,让书香从小浸润心灵。

  在形式创新上,活动也将迈出新步伐。除了线下交流,还将打造“云端读书会”,利用VR技术还原经典场景,让读者“穿越”到《红楼梦》的大观园、《边城》的茶峒小镇;还将推出“文学行走”项目,沿着辽宁文学地图,走访萧红故居、端木蕻良纪念馆,让阅读从纸上延伸到脚下,这些探索,旨在让文学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生活。

  随着全民读书活动的蓬勃开展,书香成为辽宁的气质,阅读成为全民的习惯,而这期间“午后文学时光”像一颗播撒在辽沈大地上的种子,已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未来,它将继续茁壮成长,结出更多硕果,让文学时光紧跟辽宁振兴发展的步伐,记录时代,赋能振兴。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