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我爹和我妈的生活
来源: | 作者:安 勇  时间: 2019-12-02
  我爷是鞍钢建厂之初的工人,后被抽调到甘肃酒泉,参与建设新的钢铁厂,把我奶和一大家人留在了鞍山。我爹是老大,自然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我爹十二岁那年,住在太平村曙光街一栋红砖砌成的旧楼里,一个冬天的早晨,受我奶指派去铁道北一家国营食品店买大骨头。那是1958年,大骨头两毛钱一斤,每一根都剃得像化石一样干净,看不到什么肉,但如果用锤子敲开,可以在骨腔里找到红红的骨髓。我爹花四毛钱,买了二斤大骨头,那年头没有方便袋之类的东西,他双手捧着用油纸包着的骨头,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走出几百米后才发觉,从家里出来得匆忙,忘记了带手套。东北的冬天,马上就要过年了,天气冷得出奇,我爹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但他没有把骨头放下,咬牙硬挺着继续往前走。穿过铁道,经过太平村工人俱乐部,在严冬的冷风里足足走了四里地?;氐郊沂保牧街皇忠丫辰┝?,像大骨头一样硬邦邦的。
  多年以后,我私下里问我妈,我爹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傻?
  我妈想了想,摇头说,那不是傻,是要强。
  我爹买大骨头的那一年,在新民县一个叫老兴隆店的村子里,我亲姥姥已经去世两年了,我姥爷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换防到抚顺某部队任正团职参谋,常年离家在外,作为大姐的我妈,也同样担负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她当上了团支书,干活时有一股狠劲,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落在人后头。毫无疑问,她也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
  1964年,我爹初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成了鞍山较早下乡的知识青年之一。
  1968年春天,两个要强的人碰在一起,组成了家庭。他们完全是白手起家,结婚时甚至没有自己的房子。先是在张老师家一铺北炕上借住了两个月,后又借住在我一位舅姥爷家里。1969年五一,他们俩起早贪黑干了半个多月,终于盖起了一座茅草苫顶的土坯房。屋子里的土还没清理干净,就急三火四地搬了进去。
  用我妈的话说,之所以那么着急,是因为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土窝。
  住进土房第二天,我爹用毛笔红纸写了“勤俭持家”四个字,端端正正贴在了锅台上面的墙壁上。每次讲起这段往事,我妈都会笑着说,那时候连苞米面都不够吃,咱也闹不明白,还能咋个勤俭法?我妈话虽这样说,但当年他们的劲儿是往一处使的,都在一心朴实地过日子。在两个人共同努力下,生活状况也渐渐有了改善。
  1980年,他们把土房推倒,盖起了三间瓦房。
  1981年,他们买了一台九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1987年,他们在沈阳买下了两室一厅的商品房。
  房子位于东陵区,虽说位置有些偏,但这件事在当年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个奇迹了。前年回家时,我看到了爹妈一份日常生活的开销单,终于明白了奇迹是如何发生的。那些账都是我爹亲手记下的,仿宋体的字??瓷先ュ倬⒂辛ΑU说ビ幸桓龃蟮谋晏馐?ldquo;2011年以后基本生活费用表”,以月为单位,记录了从2011年1月到2015年5月的花费情况。花费较多的月份都是春节,因为我们都要回去一起过年?;ǚ炎钌俚囊桓鲈拢?012年2月,只用了166元。所有的月份平均一下,月花费也不会超过400元。最近这些年,物价不断地在上涨,我实在无法想象,我爹和我妈是如何用400元钱过日子的?他们每天都吃些什么菜?是否能吃到水果?
  这样一份账单,让人看着辛酸,也让人充满了敬意。同时,也勾勒出他们勤俭要强的人生轨迹,彰显着他们始终守持的人生信条,那就是,宁可自己吃苦,啥事也不能落在别人后面。

上一篇:书话

下一篇:父母的言传身教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