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人美在知识
来源: | 作者:杨 晔  时间: 2019-12-02
  小时候,父亲经常这样教育我们“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知识”,他还常说的一句话是“用华丽的衣服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他说“书是最好的老师,读有益的书可以受益终生。所以至今我们姐弟三人都已过不惑之年,仍然有坚持读书分好习惯。”我的父母虽已是古稀之年,仍然坚持每天读书。
  父亲年轻的时候就很爱读书,家里有很多藏书。除此自外,家里有一摞又一摞用绳子穿在一起的杂志,有专业性很强的《机械与工人》,和其他的杂志诸如《科技与生活》《鸭绿江》《人民文学》《芒种》等,还有母亲喜欢看的《大众与电影》。
  在我的记忆永远有这样的画面,父亲伏案读书,母亲桌旁练习珠算。我清晰记得,半夜起夜时,父亲的灯光依然亮着,我以为忘记关掉,推门一看,父亲仍然在看看那厚厚的书。
  很小的时候,虽然不认识字,但也经常翻看父母的杂志。我清晰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科技与生活》的杂志居然有一图片:电视挂在墙上,人舒服地坐在浴缸里欣赏。父亲说未来的电视就是这样的??墒堑笔绷诎椎缡佣忌偌?。但在那时我就坚信将来肯定会有挂在墙上的电视。上学前,父亲特意给我们订阅当时的儿童杂志-----《小螺号》,他经常给我们讲上面的故事,更多的时候,我们就自己翻看。
  我和妹妹读小学,弟弟上学前班的时候,只要父亲有时间,他就督促我们背《千家诗》,然后检查我们谁背得流利,背得好的还有适当的奖励。就在那时我们开始接触古诗。
  父母鼓励我们多看书,看杂志。我记得小学时,起初我不会写作文,父亲出差给我买来四辑《上海小学生作文选》,这套书对我的影响很大。从此以后我不用父母督促,开始有意识多看书。我向父母提出来订杂志,他们从来没有拒绝过,于是我订阅《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作家生活报》。每当新的一期到来时,我都如饥似渴地读完。
  回想当年,我们姐弟三人经常安静地坐在那里,各自看书,弟弟看《好孩子画报》妹妹看《新少年》。
  小学六年级时,我已经不满足于看杂志,我开始翻父亲的书架,觉得没有适合自己的。那时候家里更多的书规整地放在箱座里,我就坐在地上,把书一本本倒弄出来,甚至把半个身子探进去取里面的书。然后我就把自己感兴趣的留在外面,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看名著的,我记得我看的第一本是竖版的甚至还是繁体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很多字不认识意思也不全懂,但还是囫囵吞枣地看完了,就这样我翻看了《铁蹄》《白洋淀记事》《儒林外史》等。后来我发现家里没有《红楼梦》,当我提出想看的时候,母亲二话没说,就带我去书店买回来,这是第一套属于我自己的名著,至今我仍然珍存,扉页上写着“1986年月26日 ”
  我发现家里还有《唐史演义》《明宫十六朝演义》等历代演义的书籍,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不让我看,但还是在他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看了。
  那时妹妹喜欢美术,父母就把她送到文化馆学习,为了支持她学习美术,父亲出差特意买回《芥子园花圃》。后来妹妹对收音机里的日语讲座感兴趣,母亲又不遗余力地邮购书籍磁带,而且特意买回来录音机。我至今记得讲座的老师是白淑仁和闫小晶。弟弟喜欢集邮和篆刻。母亲到邮局为他订购邮票,家里有好多本厚厚的邮册。父亲为他买来刻刀和石料,还托人从上海寄来关于篆刻的书籍。
  总之,只要是关于读书和学习的,父母从来没有回绝过,他们总是全力支持,用实际行动鼓励我们用知识不断地武装自己。身传的教育永远好过言传,父母的读书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永远铭记父亲的教育,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无论生活怎样繁杂,我们都能在书中找到净土和安然,在华丽的衣衫和奢华的生活都比不上书香宜人。父母的读书教育使我们受益终生。

上一篇:等待敲门

下一篇:勤学自律伴我远行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