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外婆和司令外公
来源: | 作者:陈德强  时间: 2019-12-02
  站在外婆的墓前,眼前仿佛出现了白发外婆的身影。从我家院中的石墩上到屋内的炕上。我愿意呆在外婆身边,听她讲外公的事情。
  外公的祖上原本住在河北昌黎。因有一年家乡发大水,才流落到关外。落户在了辽宁医巫闾山脚下的东沟村里。祖辈们勤劳肯干,开荒种地,家境一年比一年好转。先辈们热爱学习,跟着私塾先生学习诗文等各种知识。当外公的曾祖考中了秀才后,家庭的名望大增。等外公的祖父娶了满族的祖母后,立刻使得家境富裕起来。因为满族的祖母结婚时从娘家带来很多亩土地。
  外公父亲那辈哥们好几个,为念书开始卖土地。外公的父亲在清末考秀才未中,在小学校当了学懂。
  有一年的冬腊月,眼看就过年了,天气却不怎么冷?;故枪媚锏耐馄潘孀疟敬宓奈迳糇盼迨宓穆沓等フ蛏细霞?。约么走了一个时辰。太阳升过东面的山头老高时,从另一个岔路口跑过来一个铁家伙,现在知道叫汽车。由于前面有行人和马车挡道,铁家伙使劲叫了几声。这下不打紧,一下把五叔赶的东家新买来的两匹马弄惊了。发疯似的向路边的深沟冲去。五叔跳下车拼了全劲拽着一匹马的缰绳。把他带的险些跌倒。吓得车上的外婆和五婶又喊又叫。在这危急时刻,忽见一个人影从另一边抓住另一匹马的缰绳,大喊着:“吁——”使劲向后拽着。他的两只鞋在地上趟起滚滚尘土。马车终于停在了沟边,吓得车上的外婆和五婶半天说不出话来。手脚都有点不会动了。多亏了过来帮忙的人,定睛一看是位十八九岁的英俊魁梧的小伙子。小伙子飞快地看了他们一眼,对五叔说,“你们没伤着吧?”五叔回答:“差一点就出事了,谢谢你!”小伙子说,“不用谢!”看了车上的外婆一眼后,转身向前面的一辆马车跑去。
  集上的人很多。外婆和五婶转来转去,走到石牌坊附近时,外婆突然看见了那个在路上帮他们拦惊马的小伙子。小伙子在那讲说着什么。外婆拉着五婶挤进人群。只见那个小伙子对旁边的伙伴说:“这座石牌坊是给镇守在辽东的总兵李成梁修建的。他是抵御外族入侵的有骨气的总兵官。将来我能带兵的话,我要做个向他那样的官。”
  外婆看着眼前的小伙子,打心底往外喜欢。她面颊绯红地注视着小伙子的一举一动。她有种看不够的感觉。她想:这个小伙子一定能成为带兵的官。小伙子发现外婆愿意听他讲话,情绪就更高了。他说几句话就会看上外婆一眼。外婆身边的五婶觉察出点事来。抽空把小伙子叫到一边,嘁嘁喳喳了半天。最后还把外婆秀的鸳鸯手绢拿过去让小伙子看。
  年后,外婆给五婶缝制了一双好面料的鞋子。因为五婶说为亲事两个村子来回跑,把鞋磨漏了。
  外公的父母来到外婆家,看到下地能干农活,进屋能绣花的外婆时,很是喜欢。等听她说完耶律楚材幼时随母亲在闾山读书,研究治国之道,终成元朝的重臣等故事后。他们决定娶外婆过门。于是一乘花轿把外婆抬到了外公家。那一天到处都是红红的。
  外公的父亲在农耕之余,时刻督促孩子们要努力读书。把家中的堂屋取名叫“耕读堂”功夫不负有心人,先是外公的哥哥考上了文学堂,第二年是外公考上了奉天东北陆军讲武堂。这一下乐得外公的父亲逢人便要夸夸自己的两个儿子。此时我的大姨已经三岁了。
  外公在讲武堂时勤奋读书,买来的孙子兵法等书多的用车推。因学习用钱,家里周转不开时就卖地换钱。用麻袋装好钱,四五个人带刀护送到奉天。
  外公是个性情耿直,热心助人的人。当他听到家乡有人因抬了地主的两石粮还不起,土地被地主侵占时,毅然替农民打起了官司,最终讨回了被强占的土地。
  外公是个倔强的人,在讲武堂与同学因士气和武器哪个重要的问题产生矛盾,先是辩论,
  后来发生肢体冲突,他失手伤了那个人。这事自然惊动了郭松龄教官。外公做了检讨。
  一年的学习毕业后,他回到家仍然继续坚持学习。此时偶有零星土匪进村打劫,于是,他拿起家中备用的长枪反抗,未伤人,但却吓跑了土匪。
  在家中呆了一段时间后,外公征得他父亲的同意决定到北平陆军学院求学。他去了,而且学习很努力。毕业后留校担任了教官。这一切都让乡下的家人高兴。他想接外婆到北平住,可是外婆不愿去,说还是在乡下住着习惯。后来,当外公遇到一位很出色的女人,并想与之结婚时。感情受触动最大的是我的外婆??赏馄湃此?,外公在北平娶个太太好,这样可以有人照顾,自己也多了个妹妹。
  在外公和北平的太太生了小舅舅的第三年,奉天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身为教官的他,心系着国家。于是,他不顾北平太太的反对,离开了她们母子,带着十几名学生和进步人士回到了家乡。外婆看到外公回来了自然是高兴。但又为整日持枪,行踪不定的他们担心。有时一走好多天,回来时就聚集在较大的空房子里开会。声音忽大忽小。经常传出一齐说话的声音。每个窗户上都挂着帘子。非常神秘。弄得外婆和外公见面说话的机会都很少。外婆经常在心中念叨着:老天啊,保佑丈夫他们吧!
  有一天外公对外婆说,他想只带小山子一人去百里远的地方收编土匪。外婆的心一下又收紧了。知道劝不了他,只好嘱咐了几句,给他们带上了水和干粮。外公骑马走后的这几天,外婆天天站在山道上向东北方向张望。任凭寒冷的山风吹乱她的头发。外公回来的那天晚上,外婆听到外公的脚步声,来不及穿鞋跑到院中,扑进外公的怀里。泪水涌出眶外。她在外公的怀中不停地颤抖着。外公一弯腰把她抱进了屋中。外婆说仿佛又回到了外公抱她入洞房的那一天。
  外公怕外婆担心,说事情办得很顺利。因为那些土匪们大部分都是被生活所迫,如今国难当头,他们愿意一同抗日。一同去的小山子对外婆说,“刚开始那些土匪们没把他俩放在眼里。土匪的头在马上挥枪打掉几个挂着的拳头大小的土疙瘩后,跳下马来说,‘那么多东北军不去抗日,偏找我们这些缺吃少穿的兄弟去玩命,你们凭啥?’外公答,‘抗日是我们全民族的事,人人有责。’坐在石头桌子旁的匪军师说,‘别光说不练’于是他提笔写了一个上联:草莽出英雄。外公看了一眼,拿起那支笔蘸饱墨汁,并随手抄起一张纸,招呼一声,
  小山子把马送过来,他翻身上马。稍一给劲,马就跑起来。他把背着的牛皮公文包垫在纸的下面飞快地写着字。等马跑回来时,只见外公左手握纸,右手把笔用力抛向空中。紧接着收右手迅速从腰间拔出二十响匣子枪,啪的一声击中空中飞旋的笔。手一落把枪插到腰带上。马跑到石头桌子旁,外公翻身下马,啪的一声,把写好的纸按到石头桌子上。匪军师先是一惊,立刻探过头来观看。口中念道:‘绿林有好汉。’土匪的头大笑道:‘说得好,枪管也直,我们跟定你了。’”外婆听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几天后来了很多人马。比村里的住户都多。她说外公那天很威武,站在一架马车上,大声宣布自己是蒙边镇威义勇军的司令。她从心底敬佩自己的男人。没等外婆看清每个人的脸。队伍一下子就不见了。外婆的心又开始不安起来。她常常站在山道上四处张望。不久,她听说一列鬼子的火车被义勇军打得不会跑了。紧接着又听说一队鬼子兵被义勇军給伏击了。她心想,这一定是自己的男人带队伍干的。她知道杀坏人是对的。心里叨念着:老天啊,保佑自己的男人平安,保佑他们的队伍早日赶走这些害人的日本兵。
  一天早晨,一个鬼子的炮队来到村子前的山道上。对村子放了一顿炮,炸了很多地方后才离开。外公的队伍和日本兵打得越来越凶。有时很长时间她也见不到外公一面。直到外公在战斗中受了重伤,被抬回家以后,外婆才看到了身体消瘦的外公。外婆精心地照顾外公,弄得躺在炕上的外公大声说,你就像伺候月子一样对待我。外婆说,现在也叫你尝尝坐月子的感觉。外公的伤还未好,就接到了队伍要撤退到关内的命令。外公不走,他是被人强行抬
  走的。外公一走,外婆的心又悬了起来。外婆经常站在山道上向远方张望。渐渐地外婆的头上有了白发,眼睛也开始花了。托人四处打听也没有准确的消息。过了很久,终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她看到了蓬头垢面,破衣啰嗦的小山子出现在眼前。他说,“外公的队伍遭到了日军的伏击。外公负伤被俘,因日军劝降不成,就把外公杀害了。遗体下落不明。”听到这,外婆一下昏了过去。外婆在炕上躺了三四天,当她再次站在山道上向远处张望时。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外公在北平的太太想改嫁,可是刚刚懂事的小舅舅却不肯跟着去。结果被送进了孤儿院。朴实善良的外婆得知北平的情况后。卖了仅剩的几亩地,带着钱款来到了北平的孤儿院赎出了小舅舅。并把他带回乡下生活。小舅舅是由外婆带大的。他说外婆比他亲妈还亲。外婆临终时托付小舅舅一件事,小舅舅临终时又把这件事托付给了我们这辈人:一定要找到外公遗体的下落。
  坟墓中,外婆的身边摆放着外公的衣物。枕头上放着绣着鸳鸯的手绢。
  小舅舅的坟墓紧挨着外婆的坟墓。
  仿佛都在等候着外公的回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