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黄瓜鱼
来源: | 作者:吴兆元  时间: 2019-12-02
  家乡有条西大河,又称还乡河,流经熊岳而西入大海。因此有人也称熊岳河。有名的“熊岳印染厂”就落坐在其北岸。据说用此河水印染的布匹永不褪色。
  孩提时,它是我们的乐园。尤其是放暑假了,我们更是长在了大河里:在哨口钓鱼;在浅滩打鱼;在水深的青沟洗澡等,回忆起来无不都是乐趣。
  所谓哨口,就是河床中的斜坡处,那里的水由高处顺坡度流下来,急湍而有声。河底全是石头,高低不平,缝隙特多,水面翻滚着浪花。在此处的都是河中较大的鱼:“红翅子”、“白漂子”、“大麦穗儿”等。它们成群顶水上游,又顺水下窜。
  这儿是钓鱼的好地方。伪满时期,我们伙伴们家境都很贫穷,买不起渔钓,更买不起渔竿。我们的渔钓都是用妈妈做针线活的破鼻废针,在炉火上烤红,用钳子弯成的;渔竿都是用大坝上生长的棉条,挑其中较长的,从根底砍下来的;渔线,也是母亲做活的棉线,用两股捻在一起,再打上石腊;“渔漂儿”是用细秫秸杆一小段做的这就是一副很好的钓具了。鱼味子,就是鱼饵,我们是在阴湿的河沟旁挖的蚯蚓。
  开始钓鱼了,我们各自找好位置,双腿叉开,站在哨口边,把竿一甩,从哨口上游漂到下游。手握竿儿,瞟着渔漂跳跃,线儿一下微动,心中突然传来快感。一提便是一、两条,有白有红的鱼儿飘舞在空中。这时心儿乐得都要飞起来了。摘下钩,把鱼穿在带杈的去皮的柳条上。青青背、白肚皮、红鳍翅,煞是好看。
  那时,东三省正处在光复前夕。住在城里的日本人也经常一家子一家子的到河里来钓鱼。他们一来,我们钓鱼的欢乐气氛大减,但却暗暗使劲,一定有胜过他们。
  也许鱼儿也通人气,就是不上他们的钩,我们一提一条。他们红白相间的化学鱼漂儿在水上乱翻,一提便是空钩。我们心里真是高兴,暗暗咬着舌头笑。
  一次他们气急败坏了,一个嘴唇上留有骰子块胡子的小鬼子拿着渔具向我奔来,夺过我的渔竿,拉起钓鱼线,审视着我的钓钩和鱼饵??戳撕靡徽笞?,摇摇头扔在地上。我当时,不知哪来一股劲,也同样从他手上夺过渔竿看了一遍。嗬!好家伙 真漂亮。原来渔竿是好几节插在一起的,渔线细而透明,那渔钩更是奇了:冷眼一看像只红头苍蝇。没有鱼饵,钩周围毛茸茸,黑黑的一圈绒绒的毛。那钩还带有回头刺呢??赐旰笪乙渤釉诘厣稀M蔽胰滩蛔〈笮ζ鹄?,和同伴们都笑得弯了腰儿。笑那副渔具,光有美丽好看的外表,实际却不顶用。鱼儿就是不上他们的钩?;罡?!但有时也有一两条鱼上钩的。我们都在心中骂它们是鱼中的汉奸,准是喝了迷昏汤了。
  在浅滩打鱼,更是有趣儿。夏末秋初,日近中午,成群的鱼愿意游到浅滩嬉戏。那里水稳而浅,全是沙子底。游鱼在水中看得清楚。在这里的鱼我们不用钩钓而是用三节鞭打。那三节鞭是我们自己发明的。是用粗细不同的短铁丝线,做成数十节钩环,套在一起的。上面一节是粗丝环。粗环的最下环上套一个较大的圆圈。在大圆圈上套三条并列的细铁丝钩环。细丝钩环最下段套上一条半尺来长的粗一些的铁鞭稍。这些环节结好后,钉在一个短粗的木把上。拎起往水里一打,便成了一个扇面形。鱼儿被打被震着了都会翻白在水面上。那打鞭是很有技术的:深水靠震劲,浅水靠抽劲。轻了鱼不死,跑掉了;重了鱼被打碎,无法捡拾。
  一次赶上晒河底。所谓晒河底,就是像有一道命令,鱼儿集合开会似的;也像鱼儿赶集,游庙会一样。鱼儿成群结队,铺满河底,好像全河里在煮饺子似的。那次晒河底的鱼,全是“秋生鱼”。这种鱼非常好吃?;钣闶本陀幸恢智逑慊乒衔兜馈3捎阌辛?、七寸长,二、三两重,肥肥的,黄嘴丫。这鱼不上钩,钓不着。
  那天,我抡起三节鞭,一口气打死几十条??上?,那鞭底节全被打飞了,而我也被惯力摔倒在河里。这一下也真赶巧:那鱼群似乎懵了。都来往我腿弯处钻。我索性不起来,摸捉一条就往岸上扔给同伙。
  这时,日本人又来了,他们没有三节鞭。更没有我这种背心短裤坐在水里的精神和勇气。真是干着急,挥拳蹦脚也是不好使的。但毕竟看到群鱼而眼红,他们之中一人就是看我鱼钩那个鬼子,也学我的样子下水了。但他体大肉肥,追不上鱼群,等他坐在水里后那长满黑毛的大腿,把大多数鱼儿都吓跑了,不过也有几条被捉了。由于他们没有算计,更没赶上机会一屁股坐在河中间。捉到的鱼也扔不到岸上。他的孩子,在岸边大喊也够不着,于是,他把鱼咬在口里,这个样子,使我马上想到他口里叼着白刃行凶杀人的样子。那时我真想立刻河里涨大水把他淹死在河中。那岸上的孩子也捡起半条碎鱼,咬在口中,向我们用半生不熟地汉语说:“黄瓜味,黄瓜味……”不肯吐掉那半尾鱼。捉了一阵子,那鱼便不知不觉地无踪无影了。真像老辈人说的那样:这秋生鱼是神鱼。不知何时来,不知何时走。据传说,在熊岳东山五道河有两个大水潭,老百姓叫做“渟”。“渟”是水流经过山体拐弯处时水成洄流,旋成深水潭。当地人说那两个“大渟”居住着一对老鳖精,掌握鱼鳖虾蟹,任意收放。
  那天,我捕捉了几十条秋生鱼,看到这种群鱼消失时,我马上起身上岸和伙伴们揹着柳条鱼串,像银片闪着白光?;赝芬豢茨枪碜右财鹕砩习断蛭颐歉侠?,看样子要抢鱼了。我和伙伴们把手指放在口中吹了几声长哨子,直向那有回音的高粱地跑去。那高粱地中有我们回家的毛道。在高粱地里我听到那鬼子的“屁驴子”(摩托)向熊岳镇方向驶去了。我们都说:“那鬼子怕高粱地,前几天,在我们家北山坡高粱地,有两个鬼子被打死了还烧了他们的“村公所”。他们怕游击队出来宰他们!”
  过了两天,我们又去西大河钓鱼,到了那里,看到那片高粱地里的高粱被砍倒了。露出了那条小毛道。听割猪草的老头告诉我们:“地里的高粱是小鬼子砍的。昨天几个鬼子又去五道河“大渟”里下毒药,把大河里的鱼鳖虾蟹都毒死在河里了,河两岸还死伤了不少猪羊和鸭鹅,你们赶紧回家吧。”
  又过了几天,我们听大人说:“日本鬼子投降了!小鬼子投降了!”村里人像过年一样准备了鞭炮,要庆祝胜利了。我们家买了一大挂鞭,十多个“二踢脚”。准备明天和全村人、我的伙伴们一起放鞭炮!我们家过年从来都没买过那么多鞭炮。
  庆祝的第二天,我十几个小伙伴们相约到西大河。在河里,欢快地洗了澡,天气虽然已到仲秋后,但河水还是暖暖的。河水里的秋生鱼,老一代虽然遭毒害,但新生一代小鱼身上的黄瓜味却是更加浓浓的。
  七十年来,每到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之日,我都想问当年那个日本孩子,如果你还在的话,是否忘记了你们侵略中国的历史?

上一篇:抗战英雄杨靖宇

下一篇:大 寒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