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立春时节,一场中雪和冬天做了最后的决别,迈着飘逸轻盈的步伐,裹着风的呵护,无怨无悔的把大爱抛向了人间。美丽宁远古城的点点春色在银装素裹中,更显得分外妖娆。
北方春旱肆虐,得一场春雨不易,得一场春雪更难。柳絮般的雪纷纷扬扬,掳了浮尘,润了枝条,辽西大地焦灼的目光顷刻变得温润起来。春雪没有浮躁的情绪,和冬雪相比少了许多霸气,轻拂在脸上柔柔的,软软的,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陪儿子补习完英语,已是晚上六点多了,灯光雪影临窗而入。天色冷得紧切,地面上的雪水已结成了薄冰。眼前白茫茫的一片,过往行人都裹得严严实实,匆忙赶路;而那些汽车却不敢大意,频闪着桔黄色的雾灯,缓慢前行。
在路边站了不到五分钟,我和儿子就都变成了活“雪人”。路边的红灯笼透着喜意,而我的心却有些沮丧,明明是亮着“空车”标志灯的出租车,为何面对我的招手不停下。我爷俩被“拒载”了。
迎着雪花,我继续招手,仍旧是没有车理我。“爸,我好冷呀。”儿子缩着脖子叫喊。“把书包给我,蹦着走就暧和了”。儿子紧了紧领口,使劲地蹦着向前走。到家还有十几里路,这雪天里要是走回去,我没什么,可感冒还未好的儿子怕要遭罪了。
背着儿子的书包,我一边走,一边回头适时招手。一辆、两辆……前后有五辆同向的出租车都没停下。我的心已有些冷了。正在烦躁之际,隐约看到了远处“空车”两个红字,透过雪帐慢慢地向前移动。我一阵惊喜,几乎是跑到了路中央,冲着车拼命地招手。
近了,更近了,是一辆红色的出租车。还好,出租车右转向灯亮了,慢慢地靠到了路边。前车窗只打开一条缝,“上哪里去?”车里传出司机的问候。“到果树园小区;儿子,快上车”。我一边应答,一边快速拉开车门,把儿子连同书包一股脑塞了进去。
等我在副驾驶位置坐好,车子随着关门声又慢慢向前移动。司机是位老人,大概有五十多岁。车里开着暖风,后视镜边垂下一个雷锋头像随着车身晃动。“师傅,刚才我拦了五辆车,都没有一辆停下。你能拉我们爷俩,真是太谢谢了。”
听了我的话,司机说:“你看这路面多滑,踩刹车的时候,这要搞不好就会打横,谁愿意担这个风险。其实我也不想停车,可看到你俩像个雪人似的,不拉你我良心过不去,反正我车也空着,就想顺道拉你一程。”听了师傅的话,我像喝了杯热茶,心里暧乎乎的。
司机师傅双眼紧盯着冰道,慢慢地转动着方向盘,稳稳地踏着油门,不时地轻轻地点一下刹车,使车子始终匀速行驶着。远远地望见金种子大酒店的楼顶,被雪漫漫地压着。从那里下车,再走两分钟就到家了。我看了手表,平时10分钟的路程今天竟然走了一个多小时。
我指着前面不远处的灯柱,示意司机在那里停车。等车停下后我才发现那位司机没有打计价器,我说:“师傅,谢谢你把我们安全送到家门口,多少钱?”我想,没打计价器,肯定是想多要钱,这下可要“挨宰”了。没想到那位司机师傅冲我笑笑说:“不要钱。”听了这三个字,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不要钱?这哪有坐车不要钱的道理。
我赶紧掏出一张“老人头”递过去,“师傅,这大雪天的跑车也不容易,怎么着也得收个油钱。”没想到司机师傅又笑着说:“你这人真实在,你这不难为我吗,这么大的票,我找不开呀。”我又赶紧找,身上的兜都掏了一遍,也没找到一分钱。
我尴尬着说:“师傅,我没带零钱。要不留下你的手机号,多少钱你说个数,明天我在这等着给你,请你相信我。要不,我把身份证押给你,你看行不?”司机听完我的话,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好了,我相信你,赶快带着你的儿子下车吧,我还要回家吃饭呢。”为了不耽误司机回家,我们赶紧下车。那辆出租车又缓缓地开走了。
我握着那张“老人头”,像尊雪雕一样立在那里。红色出租车,不知姓名的司机,雷锋头像,还有那张慈祥的笑脸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难道我今天真的是遇上“活雷锋”了?等我缓过神来,那辆出租车已变成一个红点慢慢地融进了雪雾中。一股暧流再次涌上了心间。
一脸茫然的儿子问我:“爸爸,坐了他的车,他为什么不要钱呀?”儿子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说:“儿子,那位司机爷爷知道我们需要他的帮助。”我接着说:“儿子,雷锋叔叔曾说过‘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那位司机爷爷就是一位‘活雷锋’,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儿子点点头说:“爸爸,我记住了。”
雪仍在簌簌地落着,落地无声,却又声震寰宇。它在尽情地讲述着一个出租车司机在雪中“助人为乐”故事……故事平凡感人,大地在倾听,河流在倾听,被银蝶阻挡了视线的山脉也在倾听……
踩着满地的银粉碎玉,走在这冰清玉洁的天地间,我的心绪又随着雪花飞扬。遥想平凡而伟大的战士雷锋,离开我们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了,雷锋的形象依然鲜活,雷锋的笑容依然灿烂。他的精神已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善良的人性和追求,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已响彻了50年。但在物欲横流中,在“雷锋过时论”喧闹中我们曾迷乱了神经,曾几度让他无奈地“三月里来四月走”;“为人民服务”几乎快要被“为人民币服务”所替代。“学雷锋,做好事”,这话好说,但做起来却也并非易事。它难在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善做起;难在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正如谢觉哉所说的那样: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其实,学雷锋,并不苛求每个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道德壮举。日常生活中,就像那位出租车司机师傅一样,做人做事讲良心,多为别人考虑一点,帮助别人一点,自己奉献一点,甚至甘愿舍弃个人的利益,让点滴温暖在人们心间传递,就已靠近了那个伟大的灵魂。
几片雪花落到我的手上,近看它,会看到它的白,纯洁的白,美妙的白。可没等我再细看,它却融化了。我真有点舍不得它们化掉。但是,雪终究会化的。春雪是最无私的,它用短暂的生命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我知道,等它化成一股奔腾的血流时,那绿色的希望就将会出现在眼前。
我们辽宁,是雷锋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是培育“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我们欣喜地看到,宽阔的辽沈大地上,“雷锋精神”已生根发芽,遍地生花:“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基层宣传干部楷模周恩义、航空报国英雄罗阳、“雷锋式消防战士”金春明……这些道德模范的力量正鼓舞着人们,不断推动雷锋精神经常化、时代化。
他们的言行启示我们:时代在发展,传承雷锋精神要用真情,要紧密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在尽职尽责为国家分忧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为国旗党旗增辉。
抬头望去,漫天的雪花像银蛇狂舞,又似天女散花,伴随着春风发出动人的天籁之音,它在为“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轻轻歌吟,它在为辽宁人民的文明与和谐翩翩起舞。
“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我忽然有了这样的感悟:春雪是那么的美好,它不仅仅使万物变得纯洁,也让辽宁人民的心灵变得像春天一样美丽,一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