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作家协会自2007年完成了换届工作以来,新一届作协领导班子在省作协的正确指导下,在本溪市委宣传部和文联、在广大作协会员的全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使作协工作有了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高度。几年来,我们把加强文学队伍建设和繁荣文学创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适合作家创作和成长的良好氛围,既关注和关心中老年作家的创作和生活,又注重吸收和培养有潜质的文学新人,充分发挥作协“联络、协调、服务”的工作职能,使本溪的文学创作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一、坚持出人才,出精品,为本溪文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壤
20多年来,本溪文联文学内刊《辽东文学》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在这些作者中,很多人的第一篇或是起步作品,都是从作协的文学内刊开始。在编辑工作中,重旭主席注意发现并扶持有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年轻作者,在主动同他们谈作品,交流创作体会的同时,在刊物上有目的的推介他们的创作成果,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文学才情,许多有份量的文学作品不断问世,一批文学人才从刊物上成长、成熟,开始成为本溪文学新的名片。多年来,在本溪作协文学内刊上发表作品的许多作家,如王重旭、张捷、刘兴雨、张其华、马亚丽、聂芳、鬼金等,如今活跃在国内和省内文坛。特别是杂文和小说创作异军突起,在全国产生了影响。为了鼓励和鞭策青年作者出作品,出精品,市作协还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每年出一部年度选本,即有文学价值,又有史料价值,受到广大会员的认可与好评。
二、做好作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关心新老作者创作动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学写作者也大量涌现。文学走到今天,队伍的构成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但有专业作家,还有兼职业余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所以,加强作家协会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在2010年,市作协在文联领导的关怀下,为我市老诗人张捷举办了八十寿辰暨文学创作30年作品研讨会。本溪作家协会本着关心、关怀、关爱的宗旨,以人为本,才能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增强会员与协会之间的凝聚力,让协会真正成为“会员之家”。同时我们还发现、扶持文学新人,壮大作家队伍,加强作家与作协之间的联系、沟通和了解,扩大作协在广大文学爱好者中的影响。近几年,我们先后召开晓寒、赵雁长篇小说研讨会,李秀生、刘风瑛诗歌研讨会、鬼金小说研讨会等二十余次。
与此同时,对申请加入省及国家级会员,积极作好审核、把关、上报、推荐等各项服务工作。截止目前,省作协会员60人,中国作协会员5人。
作协是联系广大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全心全意为作家服务是作协展开一切文学工作的原则和宗旨。逐步探索建立科学化、人性化的会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机制。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积极组织作家深入生活采风创作
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是作协服务作家、繁荣创作的重要内容,为鼓励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树立大局意识,人文关怀意识,精品和经典意识,近几年来,作家协会多次举办采风活动,先后到深入到农村、重点工程现场、大型国企和重点项目以及外省市热点地区等一线采风,这些采风活动的开展,既使作家开阔了视野,激发了灵感,使作家亲身感受城市建设和时代变迁,关注生活,关注当下,增强作家们关注国家发展、百姓命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保持住了本溪良好的文学成长环境。
四、在重大节日和事件中,彰显文学的力量
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作协都能在第一时间,积极组织作家配合市里的重大活动,与时代和人民同步。例如在汶川地震和南方发生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等重大事件中。作协迅速行动,组织部分作家创作了一大批感人的优秀诗歌等文学作品,参加市里的各项朗诵、募捐等纪念活动,在第一时间发出作家的声音,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在共和国六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重要节日,作协会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五、讲名家讲学,培养文学新人
近年来,本溪作协多次邀请省内外名家来溪讲课,特别是在2010年5月,作协请到省内外名家为文学新人及电大学生讲授文学的理念,先后有田永元、洪兆惠、张正隆、吉林《杂文选刊》主编刘成信等,这些名家的授课内容使广大会员及文学爱好者受益匪浅,本溪作协始终把发现人才、凝聚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为己任,注重青年作家和中老年作家在活动中的交流和互动,为青年作家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宁明诗集《当谷穗走过深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