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十月的土地》版前研讨会发言摘登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8-10-31
(以发言顺序为序)
  
  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对东北风情写得透,可见作者的生活准备充足。作品中对农业、农事的描写,对森林里生活的描写,对章文德带家人开荒场面的描写,都可见作者艺术功力。有点问题是,节奏上,前边好,后半部往紧里走,材料多,篇幅显得太短了,缺乏细节,像骑马一样跑,没展开。建议作者把人物选择不同道路的历史感写出来。
  省作协特聘签约作家、上海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与以往的历史小说、写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的小说不一样,作者撇开了障碍,开辟了自己的领域。农事诗、农谚、方言的运用恰到好处,以往的东北小说没有这么细致和深入,而《十月的土地》却将那些消失掉的东北文化记忆打捞起来。书中也充分注意到了东北文化的多元构成,有“山东家”的历程,有满汉文化交融,也有中日韩文化的融合等。节奏上,第一部黏,第二部密,第三部促,不妨放缓一点。同时,儿子的形象有些普通,应该下点猛药,让他有点“异禀”。
  省作协主席团顾问孙春平:作品充满对故土深深的感情和对家族远去的背影的深深眷恋,作者把对东北黑土地的感情浓缩在文字中,让人感动。感觉应该写得再“放”一点,别太四平八稳。书中写了7位女性,所谓“好菜,其味道应该浓重地散发出来”,应该把她们推到一线舞台去表演。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玉伟:代入感强,读起来感觉自己也是其中某个人物。这部作品的灵魂是土地,长篇小说怕的是没有灵魂,而在这部作品中,所有人的爱恨情仇都在这片土地上,土地是他们的根,这部作品是有根的。最可贵的是作品的民间视角,反映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困境和苦难意识。建议一定要抓住土地与革命之间的关系,土地与时代之间的关系来写,写地域文化,要有取有舍,要把能反映东北文化精髓的东西放大。
  省作协理事、大连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张祖立:作品有着鲜明的、史诗意义的建构,并且将农耕、狩猎、海洋文化交织在一起,展示了多元化的东北原生生活场景?!妒碌耐恋亍范哉庵治幕恼故荆⒚挥邢翊饲耙恍┳骷夷茄乩硇?,而是由着自然的闪光,形成了一个自然性的、生态性的场域。东北作家早就应该这么做了。这部作品内涵丰富,有很大的展示空间,人物之间的关系,能看出不是人为的逻辑关系,但进入文学世界里,就应该有一些不自然的关系。
  《中国作家》杂志主编王山:这部作品看了有点小吃惊,与作者之前的作品不太一样,厚重大气,是一部鲜活的东北风俗画卷,这与作家的年龄、阅历有关。我欣赏他叙述的调子,呈现出来的世界有画面感。小说中有不可言传的地方,这就是好的文学作品的特点。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传喜:《十月的土地》所体现出来的完全不同的景观令人着迷,有传统现实主义,有魔幻现实主义,有后现实主义,这是一个繁复的题材,看过整部作品后有紧张感,然后再回味细部给人的美感,都是很独特的体验。对于这样的乡土题材,从事过劳动的人对生命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感同身受。同时,作为一个南方人,对东北的那些好奇,通过这部作品都得以窥见。
 大连市作协主席素素: 作为一位“移民”作家,津子围写的作品文化半径很大,一个人从哪里来,是谁,是能看出来的。我感觉,这部作品三卷应该分得清晰一点更好,卷一,写家族内部矛盾;卷二,写家族与土匪的矛盾;卷三,写整个家族跟日本人之间的矛盾,与开拓团的关系。这部作品的调子我非常喜欢,风俗化描写,印证了东北文化之“在野文化”性质。整个感觉,作品“软”了一些,缺少点东北这种边疆文化的血性。
  省作协特聘副主席、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贺绍俊 :希望“剪枝蔓,加细节”,二卷三卷密度很大,应该展开,有中心,有重心地写。章文德这个人物有其独特价值,在新文化冲击背景下,他有反应,却不会去主动接受新东西,这也决定了他和土地的关系与别的小说中的农民不一样。要把他写成不一样的人,写特殊性,很可能他就是不曾出现过的那个小说形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