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小议《秘野奇域》的审美效果
来源:省作协网络文学研究中心 | 作者:张艳 陈颖  时间: 2022-02-25

  宁城荒所著小说《秘野奇域》以2035年的华夏为背景展开叙述,首章由一份名为《太阳神计划》的考古档案切入,利用一个多年前的秘密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地引出调查神秘青铜太阳轮的考古队失踪之事。在这个背景架构上,整个故事事实上存在着三条时间线:一是三十五年前军方的秘密考察行动;二是一个月前考古队失踪的经历;三是作为小说叙述主角的张行舟、封烟等人组成的军事科考小组的行动。前两条时间线虽然发生在过去,但始终作为背景因素影响着现在,即军事科考小组的行动,这是小说叙述的主要部分,小说情节都由此展开。这支军事科考小组试图解密封存的档案、寻找古文明遗迹,以解开《山海经》之中存在的巨大谜团。从审美效果来看,该小说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除了其为读者提供了真实与虚幻并存、引人推敲品味的想象空间之外,也与其植根于传统民俗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厚实的背景有关,其在传承中华文化,引导观众将目光转向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这一方面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情节的真实与虚构

  东方文化和民间风俗这些元素的热度近年来居高不下,其原因是多重的,首先,从文本创作的角度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与地域文化,这就为玄幻怪谈类小说的诞生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无论是三星堆等历史遗迹,还是《山海经》等古籍所记载的神话传说,都可为作者所提取并植入作品之中,既为读者带来熟悉感,又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性和趣味性?!睹匾捌嬗颉芳唇舫绨萦胂质瞪钪写嬖诘娜嵌亚嗤袷?、苏美尔生命树、古印度太阳树、北欧神话世界树、山海经扶桑树等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联系起来,这些小说的故事情节立足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新奇有趣的同时,又通过作者的渲染使之有了文学的真实性。

  当然,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并不同于生活的真实性,小说是虚构的文学样态,作者会根据情节的需要在现实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加工,赋予其不同于生活真实的虚幻性特点。在《秘野奇域》中,神秘的青铜太阳轮的出现,军方秘密考察行动组的失踪等等,这些事件是虚构的,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这些事件又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为基础,如三星堆遗迹是今天真实存在的,巴蜀古文明在某一段历史中也曾出现,尽管今日已经消失,成为历史,但它留下的遗迹却仍然存在,这是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现实基础。又如,小说第十七章写到秘野行动组发现古雨师妾国遗迹时,行动组的众人“一向把《山海经》当作神话故事的地理博物志,当传说中的某个文明突然出现在眼前,他们的脑子里是懵的?!庇晔︽臼恰渡胶>分兴窃氐囊欢未?,至于现实生活中它是否存在过,目前无证据可考,作者将其提取,作为素材应用在小说中。第五十七章奢比尸“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的传说也同样来自于《山海经》。为了营构艺术虚构之中的真实感,作者以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凸显真实感,这种细节描写多显现在对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描写之中,追求细节的具体和真实。作者以对人生的鲜活经验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体会和理解为基础,使得小说中的世界和读者的经验世界有着部分的重合,却又不完全相同,成为了真实和虚构的统一,既有真实性,又有故事性。

  文学艺术是满足读者欲求的补偿性场域,读者在本文阅读中可以通过想象来假定地实现他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欲望和追求,寻求精神上的补偿,这是人的生存策略之一,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内在驱动之一。如此一来,小说所激发的不仅是读者阅读文本的兴趣,更是读者探秘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的兴趣,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文化与心理,拓展知识,丰富经验。《秘野奇域》中那些神秘、诡谲的文化元素植根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广袤的土地之上,在进入文本之后,它们又获得了文学性的渲染与描绘,散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使得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后,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生活来源——即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迹、神话传说甚至于整个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由此,小说与现实生活便产生了一种良性的双向回?。合质瞪钗∷档牟峁┩寥?,而小说在被生产出来之后又对现实生活产生回馈作用。这种良性的双向回馈不断循环,在这一过程中,读者通过阅读,了解民间传说与地域文化,对之产生兴趣;而作者感受到读者所带来的热度,便会迎合读者的喜好,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使得古老的民间传说与地域文化也不断被发现、被解读,这即是《秘野奇域》情节创作的内在机制。

  二、读者的预期与需求

  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看,东方文化与民间传说等元素的风靡,也凸显了眼下读者与观众对文艺作品的更高心理需求?!睹匾捌嬗颉返娜榷壤丛粗痪驮谟谒懔硕琳叩牧云嫘睦砗陀槔中枰N难У男纬稍从谌死嘤槔窒驳男枰?,娱乐是人们占有和享有自己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如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所说:“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span>[1]《秘野奇域》中所发生的事件诡秘、奇幻,令人难以捉摸,这就大大满足了读者与观众的好奇心,能够满足读者与观众追求娱乐消遣的精神需求,便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读者与观众在接受一定的文艺作品时,总是怀着一定的心理预期,要在文艺作品中看到一些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内容,或是一个道德高尚、地位超凡的主角,或是一段奇异的冒险,《秘野奇域》便是如此。小说在融入不同地域传统民俗等文化因子的基础上,描绘了一段玄幻诡谲的冒险故事,充满诡奇多变的色彩,给读者与观众带来一种感官上的刺激,与他们的心理预期相契合。如第十章写狰兽从天而降,“十几道隐在云雾中的黑影终于按捺不住地从高处落下,将众人团团围住??辞迥切┖谟笆保谌巳妓布渖窬舯?,恐惧到了极点?!毙∷狄约蚪嗟挠镅悦杌娉龃抵械拿褪尴稚碚庖唤粽盼<钡某【埃坏谑苏戮奘窒稚硎泵栊吹溃骸笆蚜芽?,但石块与石块之间依旧紧密衔接,并且在一种未知的力量支配下开始活动?!毙∷狄砸恍┫质瞪钪胁换岢鱿值目植谰跋蟾琳哂斐鲆恢纸粽拧⒋碳さ母芯?,从而与读者寻求刺激的心理预期相契合,达到引起读者共鸣的效果。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网络的发展、多媒体的发展使得人的阅读与追剧等学习行为和娱乐行为都不断地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读者、观众对文艺作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网络文学具有突出的消费性、娱乐性和冒险精神,体现着新时代的个人主义精神。它的出现首先来源于网络这种非常态的交流方式,在剔除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森严壁垒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态下的追求快感等非常态的表现,在降低创作与批评门槛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比传统的文学文本更加真实的对现实的体会和表达。网络文学既有其弊端,也有着不能忽视的好处,如它大大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文学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读者、作者和作品等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联,读者的阅读反应作为对作者创作的反馈,通过各种渠道为作者所了解,使得作者对自己的创作的影响做出相应的自我评定,并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创作思想和方法,进行新的创作。可以说,读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者的创作,网络文学与传统的纸质文学不同,它的发展依赖于庞大的读者群体,文学文本是一个有待解释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而文本的意义本身就是潜在的,他只有通过接受才能被激活,由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只有通过接受这个环节,才能够由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这就需要读者来实现,而网络文学的开放性更加凸显了读者需求对文学创作的导向性。读者的需求甚至可以带动网络文学创作风向的变化,那些蕴含东方文化与民间传说等元素的文艺作品一旦出现在读者与观众的视野之中,便会引起注意,广受欢迎。文艺创作者(如小说创作者和影视创作者)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现象,很快也凭借自己的创作热情加入其中,使得具备这类元素的文学作品或是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因此,可以说是读者与市场的需求共同催生了《秘野奇域》等蕴含东方文化与民间传说等元素的文艺作品被创作出来,以异闻解密的形式述说中华民俗特色,为读者创造更具文化底蕴的万千玄幻空间,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为讲好中国民俗文化故事注入创新元素。

  三、文本的倾向与质素

  文学是具有倾向性的,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客观世界在人类观念领域的反应,总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即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会表现或流露出来某种特定的价值取向,自觉或不自觉的显现出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隐含的意识形态倾向性是《秘野奇域》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睹匾捌嬗颉吩诮ü构适虑榻谑?,使用了大量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作为基础,这需要有丰富的文史知识作为支撑,足见作者对中华民俗文化的理解与喜爱。文本中,军事科考小组在打捞沉船的同时,与同样旨在寻找古文明的日本人频繁交手,并想方设法粉碎其阴谋,展现出的则是一种解密中华古文化并加以?;ず痛械男奶缬旯担骸俺晌桓鑫按蟮钠腿?,这肯定不会对诗人有任何损害。因为他的职责便是要为人民发出呼声?!?/span>[2]一个作家应该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应该反映社会的现实、人民的意愿,鼓励人们团结向上。小说第三十一章中秘野行动组找到了失踪的考古队的尸骨,却无法将他们的尸骨带回家乡安葬,“张行舟亲自收了那些牺牲队员的军牌,嘱咐手下将他们就地埋葬在遗迹旁的空地处?!绷沂柯窆撬?、忠魂难归故土是古典小说常有的情节,这类情节深深地契合着爱国主义精神,带有浪漫传奇的意味,总会让读者无限感慨,也可以说是作者真实的深厚爱国情怀的一种流露。

  回归到文本本身,从文本的形式上来看,一部文学作品能够广受欢迎,不仅在于它所选择的题材风靡一时或是较好地迎合了读者与市场,更在于该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质素的优越性,是否有完整的故事,有性格鲜明的人物,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典型的环境,这些是小说能够吸引读者的必不可少的要素?!睹匾捌嬗颉芬运丫仁ё俚目疾於游腥氲恪⑻讲槌鐾恋墓盼拿飨咚魑飨?,一支军事科考小组解密档案,深入奇域,寻找古文明的遗迹,在这一过程中,科考小组与表面上打捞沉船、实际上同样寻找古文明的日本人频繁交手,最后成功粉碎敌人的阴谋,并解开一个存在于古籍《山海经》中的巨大谜团。作者以生花妙笔解读了三星堆、巴蜀、地下世界等许多奇怪的现象和秘密,在这一过程中,军事科考小组的成员作为主人公,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冒险,完整的故事情节使得一个神秘奇幻的世界被创造出来。在人物塑造上,《秘野奇域》中的人物形象也较为丰满立体。如女主人公封烟,她作为失踪的考古学家封加木的女儿,在得知自己血统的谜团后便下了决心,认为自己“有必要去把父亲未走完的路走完,试图去探查一下关于自己血统的谜团?!彼承判牡亟邮芴刂植慷拥难盗罚谘罢腋盖?、探索遗迹的过程中,历经挫折,时有失意,但始终坚定着最初的决心,秉承父志,不断地成长,从需要同伴保护到主动?;ね?,成为一名冷静果断的考古队员,这一人物形象就在完整的故事情节中不断地丰满完善。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多种多样,它是审美的艺术,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让人进入审美的境界,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睹匾捌嬗颉饭菇艘桓鲂美肫娴拿跋帐澜?,带给了读者极大的审美满足。如小说第八章,作者以三途河、彼岸花的传说营造科考小组所面对的一种诡异、神秘的气氛,“不知道究竟是错觉,还是冥冥中有什么在暗示他们踏入,他们察觉到弥漫在路口处的雾瘴似乎正在慢慢散去……”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就如同跟随着军事科考小组一同冒险一般,在神秘的玄幻空间里获得美的体验,心情愉悦、精神自由。如朱光潜《从生理学观点谈诗的“气势”与“神韵”》所说:“以耳目诸感官接触外物时,如果所需要的心力,起伏张弛都合乎生理的自然节奏,我们就觉得愉快。”[3]

  总之,《秘野奇域》植根于传统民俗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厚实根基,以生花妙笔营构出一个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为读者提供了推敲品味的想象空间,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预期与情感需求,其在传承中华文化,引导观众将目光转向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地域文化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雨果著,柳鸣九译.论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