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故巷暖阳》:以深触现实之手把握时代脉搏
来源:省作协网络文学研究中心 | 作者:邹军 李琳  时间: 2022-02-25

  近年来,网络文学由以往的以仙侠、魔幻、言情等题材为主,逐渐转向现实题材,体现了文学的介入性与严肃性,从而淡化了传统网络文学的娱乐化、商业化等特点,这既是当下网络文学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未来网络文学发展的新方向。鱼人二代2020年的倾力之作《故巷暖阳》就是一部介入社会生活、回应社会问题的小说,并在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该小说主要叙写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人与身边事,由小见大地反映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具有强烈现实意义。

  《故巷暖阳》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笔者认为与作品所内含的现实性密不可分。作者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书中的一些事件,其实就是我身边发生和经历过的?!?/span>亲身经历的体验感为作品赋予了生命力亲和力,极易引领读者走进文本世界,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并产生精神共振。

  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一个叫“春风社区”的地方。该社区的建筑以东方巴洛克风格为主,这种建筑风格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互渗同时又具有激烈的动态感,洋溢着饱满的热情,总是散发着激动人心的魅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这股吸引力召唤着它的守护者。此外这个小区历史悠久,不止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建筑历史,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岁月变迁。这样的社区是一个深藏传奇的地方,而小说中的故事就是由这里开始的

  现实主义最基本准则就是现实出发,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故巷暖阳》这部作品而言,其最高的品格就是真实,这种真实感是由作者冷静观察细致描绘产生。在春风社区中,由“旧房改造”这一社会问题延伸出街坊邻里之间诸多摩擦碰撞、交流和解,小说较为巧妙的地方在于,这些问题最后几乎都是步入社会、投入工作渴望发挥自身价值的年轻“社区工作者”来化解。小说主人公向暖阳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入春风社区工作,因为缺乏工作经验,一开始便出师不利。比如,上级部门决定对春风社区进行旧改,而该社区多数居民却认为应进行拆迁,在这政策的接受过程中二者引发争执;也有小区两家居民因空调外机占用位置引发口角;还有,小区楼道里泛滥的牛皮癣小广告,汽车被砸,自行车丢失,成堆的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居民楼的排风防盗门与电梯安装以及违章拆建等问题,这些都给向暖阳这位初入职场的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挑战除此之外,一边是低层住户因为下水道经常堵塞以至于家中“黄金遍地”,高层住户却打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对下水道的整改不予理会;另一边高层住户以出行不便为由支持电梯安装,低层住户拒不同意。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让向暖阳苦恼不已

  “社区旧改”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小说以此为焦点,展现社会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小说主人公向暖阳作为基层社区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将社会主要细胞——社区调动起来发挥重要的社会价值。尽管“社区旧改”是一个相对宏大的社会问题,但小说在呈现与反思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却从小处、细处着手以小见大地透视社会现实,甚至人性人生。比如,小说以向暖阳的个人成长为主线,将“社区旧改”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串联起来,十分富有生活意味,没有使宏观的社会问题流于空泛,更没有走向概念化的说教。暖阳秉持着干好社区工作必须做好自己这一信念尽管她年轻缺乏社会工作经验,但她善于摆正心态,懂得倾听虚心求教,因此一些棘手的问题最后也总能刃而解。其次她是一个有格局的年轻人,总能想大家所想,忧大家所忧,因此能够吸引大家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例如,在下水管道整改及征集电梯安装事宜中,暖阳不厌其烦地与大家沟通,最后动员大家共同处理这些问题。在生活垃圾不能及时运出时,她又动员大家一起动手处理,并且进行垃圾分类,为社区营造干净美好的环境。她主张在春风社区中成立居民委员会,让居民协商解决自己社区存在的问题,以共建共治促进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向暖阳也慢慢成熟起来,读者在为她的成长感到欣慰的时候,也了解到了社区旧改这一社会问题,同时国家所提倡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国理念也由此深入人心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小说大力赞扬了社区基层工作者的敬业精神,他们敢于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地为社会服务,成为社区居民的铠甲、依靠最信赖的人。或许唯有人与人之间的爱,才能使人们如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span>事实上,习近平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上也明确指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span>《故巷暖阳》这部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生活出发因此获得了激荡人心的艺术价值。这部作品不论是对社区种种现实问题的呈现,还是对其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亦或者是对时代性的把握,都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致观察与了解。而这些艺术效果的获得,倘若没有超强感知、体验生活的能力是无法实现的。作者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融入文本中,以此抒发自己的人文关怀,让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或者读故事的审美快感中了解社稷民生。在小说的结尾,年轻且拥有大好前程的向暖阳在去与留的抉择中,选择了留下,留在这片暖意洋洋的社区,留在可爱的居民身旁。未来,她愿意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里的每一方土地。最后,向暖阳还找到了春风社区巴洛克建筑设计师的首席弟子,顺利拿到建筑手稿,希望在旧改结束前恢复春风社区的整体外貌,让这片社区以独一无二的姿态存在下去。

  事实上,发生在春风社区的诸多烦事、琐事也是每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所经常面对的问题,因此,小说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对于读者而言,也极具代入感。在具体的细节上,作者既不夸张,也不压缩,而是将原生态的生活真真切切地呈现出来,葆有一种自然主义的品格但就整体而言,这部小说乃是社区生活人生百态的浓缩,在此我们可以透过一个地方、一群人,透视社会与生活整体甚至人性,这当然是现实主义精神折射的结果,是文学突破审美阈限而获得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恩格斯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span>对于现实主义作品而言,典型人物可谓作品的灵魂在世界文学史上,伟大作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读者难忘的典型人物,比如巴尔扎克的葛朗台,福楼拜的爱玛莫泊桑的羊脂球,等等。《故巷暖阳这部作品也遵循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之一,塑造典型人物,比如老路、向暖阳、高老师、司涵宇吴大妈等,这些人物都十分鲜活与立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向暖阳一位优秀大学生党员代表,怀揣爱和梦想,一心想要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幼年时期,她经历过许多创伤和挫折,但这些磨难从未将她击倒,反而激发她面对生活的勇气,努力在广阔天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她成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从事社区工作时,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不受待见,到后来,社区居民已经离不开暖阳,在这段历程中,她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什么是责任感什么是敬畏心。作者对向暖阳这一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即能感受到她身上所洋溢的工作热情与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生活热爱。

  小说中另一个令人难忘的人物是老路。老路是一个为社区工作奉献了一生的老社区工作者尽管社区是一个不大的场域,他在这片小小的天地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在这里延续着自己生命。小说中的老路,是一个朴实、深沉平凡而善良的人物,他愿意倾心地帮助年轻人,给大家带来一份温暖,他对暖阳的照顾、支持让人感动。

  司涵宇是一个社区法律援助者,是向暖阳感情线上的主要人物。他曾经不止一次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为社区居民保驾护航,比如,帮助吴大妈通过正规手续讨回被骗的防盗门安装费用,协助暖阳以法律的方式管理社区,为杜老太太家讨回合理的工伤补偿,等等。司涵宇这一角色的存在,使春风社区的治理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又增加了专业化的维度。

  高老师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人物。刀子嘴豆腐心,在老路将暖阳托付给她们一帮老党员来帮扶的时候,高老师嘴上说不愿意,一脸为难的样子,但是在整个社区治理改造的过程中,她无私地奉献自己。作为长者,高老师教导暖阳在处理问题时应该讲究方式方法,遇事不能冲动;作为社区一份子,为消除社区安全隐患,主动带着自己的孙子深入“问题幼儿园”打探消息,为了帮助暖阳落实小区大门安装工作,挨家挨户劝说大家清理楼道……实际上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高老师的性格与人格已经鲜明地跃然纸上了

  吴大妈一开始找事挑事,但是在她被骗的时候,却有人来帮助她,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吴大妈逐渐改变了原来的心态,开始牵头成立业主委员会,协助暖阳征求小区居民安装电梯的意愿,动员居民缴纳社区自主管理费,在暖阳被大家误会时紧张地询问与暖心地安慰不止于此,吴大妈成为社区改造治理中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其前后行为虽然不免有一些反差,正是在这种反差性的对照中,吴大妈形象刻画愈加鲜明。

  《故巷暖阳中塑造一系列人物而这些人物的形象都是立体,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原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些人物以及他们的行为、思想、性格、观念,我们可以透视现实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福斯特曾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相比于形象、性格单一的扁平人物,所有的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多元、立体,并且总是处于发展变化。对于故巷暖阳而言,小说塑造诸多圆形人物,例如,吴大妈的性格前后反差较大,是一个动态的人物,样的设定远比单一的形象更让人印象深刻;还有主人公向暖阳,属于一个成长型的人物,由刚出场的莽撞冲动发展至成熟稳重能担大事,其过程总是牵动着读者的心

  另外,这部小说中反面人物的塑造也相当精彩。比如付春才、蓝经理,谷雅洁杜老太太等,可以概括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金钱至上的蓝经理通过各种手段进入春风社区,作为物业经理,他抓住社区居民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变相征收各种费用,使居民苦不堪言。成熟起来的暖阳毫不示弱,她可谓智勇双全地将蓝经理的如意算盘一一打破,维护社区居民利益。面对暖阳,作为奶奶的杜老太太从来都是气焰嚣张绝不顾惜血脉亲情,只是一味指责打压。这种原生家庭给暖阳的一生造成了莫大影响,幸运的是,暖阳曾经感受到的温暖,成为她此后人生的力量之源,让她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正直坚毅的品格,从一定程度上说,杜老太太这一反面人物的存在,更加凸显出了向暖阳的性格魅力。

  作品中的一些语言描写,也推动着人物形象趋于丰满。小说大部分以对话构成,这一写作技巧十分接地气,符合基层社区的特殊环境。人物对话语言流畅,同时富有暗示性和戏剧性。比如老路打电话跟自己的老同学(即向暖阳的老师)了解暖阳成长经历时,人之间的通话意外中断;长大以后的司涵宇跟向暖阳谈及彼此童年往事时欲言又止;社区居民讲述老路女儿的故事时戛然而止。这些对话中既有平实的语言,又总在流畅的表述中掀起波澜,给人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除此之外,作者善于描绘细微的片段场景。比如,夜晚向暖阳跟着老路抬上梯子一起去28号楼,解救爬在树梢上的猫,小说写“小区里几乎没有几盏明亮的路灯,向暖阳就像一个走失后,被父亲找到的孩子,安静的跟在老路后边,看着他不太伟岸的背影,竟然有种说不出来的安心?!?/span>在这场景中,老路的平凡与善良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再如,向暖阳为彻底解决住在18号楼一楼住户的下水管道老化问题,满怀干劲跑上跑下去说服该楼住户同意下水道整改,眼看就要成功了,一楼住户却称问题解决了。此时此刻小说是这样写的“小雨混着夜色,下有滋有味,没有路灯的春风巷,虽然有点暗,这反而更能看清家家户户的灯光。有冷白的,暖黄的,橘黄的……”天空中的小雨映照着向暖阳当时的心情,在家家户户透出来的温暖灯光里,却没有一盏是属于她的,这样的场景将暖阳的落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样的场景描绘也暗示了春风巷的安宁静谧,而这种安宁静谧是向暖阳等守护的结果。

  《故巷暖阳》这部作品聚焦城市的某一社区,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直接走进人们生活中去汲取营养。一方面,真实再现了社会生活,并将时代注入文本之中,对作品的主题进行升华,发挥了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另一方面,作者刻画了一个又一意味深长人物形象,这些动人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有的甚至还成为读者精神力量之源。整部作品作者以平凡的烟火气抚慰人心,同时将作品主题和思想推到一定高度,使读者在细碎的生活中体会浓浓人情味。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