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绝世木雕鸟
来源:沈阳日报 | 作者:初国卿  时间: 2025-05-13

  家住新乐附近,晚饭后散步都可踏在远古人的足迹上吟风弄月。站在新乐遗址前的高岗上,面对苍烟落日里的沈阳城,我常?;嵯?,现在的沈阳城里,还有多少新乐人的后裔,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里曾出土了一只世上仅见的木雕鸟呢?

  一

  在距今7200多年前的史前时代,当南方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开始栽培蔬菜、种植水稻、饲养猪牛的时候,北方沈阳的新乐人也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居住在高岗上的半地穴式房屋中,灶膛边摆着箕形火种器,随时可以取火。窗外的浑河碧水一望无涯,茂密而葳蕤的蒲苇丛中,嬉戏着数不清的水鸟。两岸冷杉翠柏,虬枝野藤,鹘鹰在林梢间追逐,猿猱于古木上攀缘。此时的新乐人已从纯粹的射猎生活过渡到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活中,他们戴着玉石、煤精或兽骨雕成的项链,使用着精美的之字纹陶罐,吃着用黍子碾成的黏米,嗑着附近山上采来的榛子。特别是他们的制作工艺,在同时代已居于领先地位,像他们做的玉珠,中心孔的直径才只有1.2毫米。其中最为值得骄傲的是他们的族徽木雕鸟,那是巧夺天工之作,是目前世界考古所发现人类最早的一件木雕图腾艺术品。

  在人类发展史中,木器应当是先民最早使用的器具,它要比陶器甚至石器还要早,用木棒打猎或采集食物当是古人类手中最早最顺手的生存工具。但是,由于木器在一般情况下易于腐烂,不易保存,而只有在某些地下水相当丰富的沼泽地带才能较好地保存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在考古过程中木器的发现相比石器、玉器、陶器等少多了,尤其是在史前时期。旧石器时期的木器,只有在非洲坦葛尼湖南端的卡兰博瀑布附近发现了一批保存完好的单尖和双尖木棒与短木锥;在英国的克垃克当和萨克郡的来灵根各发现一件木矛头。在中国,还没有发现旧石器时期的古人类木器,在新石器时代,中国考古有了木器的发现,但大都在南方,主要是江浙地区与新乐文化同时期的如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遗址。这些木器的类型主要有农业工具、器物柄、狩猎武器、加工工具、水上交通工具、纺织工具、日常生活用具、棺木等。在这些木器中最具艺术元素的则是一条河姆渡遗址出土长11厘米,周身阴刻大小不等圆窝纹的圆雕木鱼,但在艺术高度、生动程度和在部落中的作用等方面,都难以和新乐文化遗址出土的木雕鸟相比。

  新乐新石器时代木雕鸟的发现是极为困难和罕见的,它是人类文明自有考古以来发现的第一件史前木雕鸟,甚至有学者断言,沈阳新乐木雕鸟的发现,极有可能就这么一次。与新乐同一时期的河姆渡文化中发现的象牙鸟雕,红山文化中发现的鸟形绿松石雕等已属珍贵,那么木雕鸟则为贵中之贵。因为木制品在地下7200年的中国北方,早已朽而不见踪影,所幸新乐木雕鸟是在大火中以木炭的形式保留下来的。此外,形成木炭的新乐木雕鸟处于新乐遗址的炭化层中,极不容易发现,稍不留神,就可能与炭灰一起被处理掉。

  所以,我总是这样认为,新乐木雕鸟的出土似乎是冥冥中的一种天意,一种天人感应。它是史前文明人与现代文明人的一次碰撞,一次对话,或者说是一次机缘。它出现在中国进入新时期的1978年,绝不是一种偶然。古人说盛世华年,地不藏宝,它是沈阳城的一种吉兆。另外,还应该特别感激发现它的专家和考古人,那些具备文化素质和文化慧眼的人。

  我曾多次进入新乐遗址博物馆,每一次我都要站在木雕鸟展柜旁观赏再三,一次一次惊叹它的精致和生动。它虽然在地下沉睡了7200多年,但做工的精细依然清晰可见。这件全长38.50厘米、宽4.80厘米、厚1.0厘米的木雕艺术品,由嘴、头、身、尾、柄五个部分组成。除了光滑的圆柱形柄,木雕鸟全身双面雕刻,其中,头作涡旋状,中心部位有圆窝形眼睛,嘴呈尖状三角形;身部刻有整齐的菱格形纹饰,部分镂空,尾端稍有弯曲。鸟身处于一个平面,其平犹如木工用合缝刨精刨出一样,上面的阴刻菱形立体几何纹饰既错落有致,又均衡细密,明显见出它是经过构思设计的。所以通体设计图案化,刀法娴熟流畅,线条刚劲细腻,宛若振翅欲飞的凤鸟,神形俱现,栩栩如生。其设计和雕工艺术超乎现代人的想象,虽已经炭化漆黑,却依然呈现出不俗的气质。令人难以相信它出自7200多年前的先祖们之手。

  二

  有关木雕鸟的出土情形,我曾多次采访过第一位发现者张发颖先生。张先生1930年出生于山东临邑,抗战期间,他当了7年儿童团长。1955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沈阳航空学校任教。“文革”期间,教学进入半停滞状态,他就经常去省博物馆翻检瓷器文物,并同考古队混得烂熟,经常同考古人员一起到全省各地去搞考古挖掘,每天拿6角钱补助,自己掏伙食费。就这样,直到1978年6月,他这个编外考古队员又随着考古队来到了新乐遗址。进驻新乐多天,却没有大的进展。这一天的黄昏,夕阳衔着远处的地平线,迟迟不愿落下,像是有什么心事或是眷恋着什么。似乎有些预感,张发颖一个人再一次小心地下到已开掘出来的二号房址。

  二号房址是一个半地穴式的方形遗存,长宽各约10米,在新乐遗址已发现的16座房址中,它的面积最大。房为木结构,有柱、梁、檩,覆以树枝、柴草等,全被火烧塌。基址文化层全是炭化物与灰土的堆积,有一尺多厚,大的东西如柱、梁、檩等还可依稀见其轮廓,其他几乎都是木炭碎块和黑乎乎的灰土。曾在这里清理出了陶器如罐、钵、箕形斜口器等;石器如磨盘、磨棒、玉刀、玉錾等。当中还有一个烧红土的大火塘,以作保存火种和取暖烧煮食物之用。张发颖明白,这是新石器时期先民的一个公共活动场所。

  夕阳已渐渐切入地平线,透过林梢,蹲在二号址西北角的张发颖刚好能望见太阳的大半个圆脸,天地间半是橘红半是殷红。他有些奇怪,这时的光线怎么更强了?没多想什么,他又拿起铲子轻轻刮起。然而,这一铲子刮完,他顿觉眼前一亮,在新鲜的灰土木炭块层面上,出现了一条半寸多长从未见过的如蛛丝一样细的木炭缝。见此,他先是眼前闪光,继而大脑轰然作响,似乎天地与之旋转。直觉和考古现场知识告诉他,一般树枝和木块烧成碎裂的木炭,绝无这样精细笔直的边缘。这样精细笔直的炭丝只有加工过的木器烧后才能出现。而经人加工过的精细的木器,一定是极其重要极为难得的地下文物。当断定奇迹肯定会发生之后,一种怕把东西弄坏的责任感促使他马上将不远处也在清理的省考古队负责人于崇源叫了过来,说明了他的判断并请于先生一起清理剔出。此时,参加发掘工作的孟方平等人闻之也纷纷围了上来,大家为即将到来的发现而兴奋。于崇源先是小心翼翼地清理出了一块,用剔签挑给了张发颖。张先生一看,激动得血直往上涌,啊,全是刀法流畅的几何图纹,重要文物肯定无疑。两个人互相点了一下头,然后立即将其放回原处,轻轻地照原样衔接好,再用土封上。

  接下来,他们进一步清理了一遍工作面,拿来501胶,这是因为炭化木器接触空气就会粉裂,必须边清理边用胶固定。一切都准备停当,张发颖和于崇源两人开始先是用剔签轻剔,然后用毛刷细刷,还不时地用嘴吹去灰尘。每次只剔出小米粒大的一点儿,剔净一点就滴上一滴501胶。

  就这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屏息工作,整个东西已完全暴露出来,为了慎重起见,又通体滴了一遍胶,然后再埋起来让胶凝固。此时,大家才长出了一口气,于崇源先生破例拿出一盒轻易不示人的好烟,每人抽上了一支。最后,拂去埋土,用剔签轻轻将那东西撬起,乍一看,整个轮廓像是一条鱼,因为它全身布满几何纹鳞片。但是仔细一瞧,不对,它尖嘴、敛翅、大眼盘、圆眼睛,原来是只鸟。面对这只精美的木雕鸟,发掘现场沸腾了。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天空有无数的星光闪烁。

  六月的夜晚,人类考古界升起了一颗新星。

  那一夜,新乐上空槐花的晚香特别的醉人。

  三

  新乐木雕鸟的出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经国家文物局碳14测定,距今已有7200年左右,并定为国家特一级文物。张发颖先生也因此获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多种奖励,他后来调到了辽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成为研究唐英与中国戏班史的著名学者,出版有《唐英全集》《中国戏班史》《中国家乐戏班》等著作。

  新乐木雕鸟,曾被命名为“太阳鸟”。称木雕鸟为沈阳人的“太阳鸟”,这是来自学界的初步认定,认为木雕鸟是东夷鸟夷人的遗存,新乐人当属鸟夷人中的一个部落。鸟夷人以鸟为图腾,这已有诸多例证。新乐木雕鸟发现于二号房址的西北角,古人习俗,房中的西北角是通神、敬神和神事的活动场所,于此发现木雕鸟,正好说明古人是把它作为神物——图腾来崇拜的。另外,木雕鸟的柄很长,约占全部的二分之一,按力学原理,它是将柄插在固定的部位,作为一种神圣的东西来供奉的,即一种小的图腾柱。鸟夷人是殷人的祖先。殷人以燕为图腾,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即是。如此说来,新乐人也应是殷(商)人的祖先,木雕鸟即是燕鸟的祖图腾。曾有学者考证殷人于白令海峡东渡,中华祖先拓荒美洲,印第安人是殷人的后代。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美洲人应该到沈阳到新乐来寻根。我想这并不是玩笑话。在加拿大温哥华,我曾见到过许多印第安人留下来的木雕图腾柱,这些图腾柱上大都雕有一只或数只鸟,过去它们是印第安人的崇拜物,今天已变成了一种北美独有的艺术品。我想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其中一定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关于这新乐木雕鸟是做什么用的,大部分专家推测为权杖,图案为新乐部落图腾徽识,或者是女性部落首领权力的标志。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氏族林立,几乎每一个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相信其为祖先或与之有血缘关系,所有的氏族成员都要加以崇拜。作为本土大族,新乐人当然更加注重对图腾的尊崇,故而这件作品十分精细,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还有一个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即新乐木雕艺术品是一种什么鸟呢?专家们根据实物,结合历史资料,初步认为是鹏鸟,即《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的“鹏”。古人又认为鹏即是凤,凤为百鸟之王,是东夷鸟夷人的图腾。新乐人为东夷鸟夷人部落,其木雕图腾柱当为凤鸟无疑。东晋神话小说《拾遗记》有这样的记载:“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双睛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肉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辟恶,不能为害。贻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国人莫不扫洒门户,以望重明之集。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这或许就是对新乐木雕鸟功能的最好注释,可为互证。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