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品茶风楼阁全国入口,一品楼免费论坛,茶馆轻量版

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致敬传统,拥抱未来
——《鸭绿江》工业文学专栏盘点
来源:《鸭绿江》2025年第7期 | 作者:张维阳  时间: 2025-09-17

?  辽宁省作协“火车头”创作计划发布以来,作家们纷纷响应,参与工业文学的创作,创作出众多工业文学作品?!堆悸探吩又究枳ɡ?,刊登了其中的优秀作品。专栏刊载的这些作品,容纳了广泛而丰富的与工业相关的社会生活,呈现了工人的情怀与情义、荣耀与失落,既表现出对传统工业文学的继承和致敬,更对工业文学的概念进行了挑战、拓展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人们对工业文学概念的认知,使工业文学的概念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为工业文学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

  从专栏发表的作品来看,大部分作品继承了传统工业文学的言说方式,描写青年工人的成长,或者通过书写工人战胜艰难险阻、克服艰难处境,最终完成生产任务的故事,表现工人高超的技艺、卓越的能力以及坚韧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马顺海的短篇小说《探头》、西窗的短篇小说《焊光》、肖婉莹的短篇小说《设变》和曲子清的短篇小说《五梅》就是这样的作品。马顺海的短篇小说《探头》专注于表现青年工人的成长。小说中,张扬的爷爷和父亲都是矿工,他毕业后子承父业,成为家里的第三代矿工。小说讲述了矿工父亲和厂里师傅对张扬的影响以及他和工友们的交往,表现了一个青年成长为一个合格工人的过程。小说的中心情节是张扬遮蔽瓦斯探头的事件。矿下测瓦斯的探头是矿里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瓦斯一超限,探头察觉到,就自动把电停了,同时生产也就停滞了。青涩的张扬分不清工友的话是调侃还是认真的,工友说他有能耐就把探头捂严实了,他为了出风头就照做了,差点儿酿成大祸。经过领导的批评教育,张扬开始更加认真地对待工作,也更加主动地融入工友的队伍,逐渐得到了工友们的认可,成为其中合格的一员。

  西窗的短篇小说《焊光》专注于表现工人高超的手艺,不仅书写了工人学习手艺过程的艰难,还呈现了一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手艺人江湖。小说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工厂里一台进口的液压汽车吊发生了发动机缸体冻裂的状况,面对这样的状况,厂里机修车间的电焊大拿没有把握,没敢出手,所以连着请来两位外厂的电焊师傅修复机器。请来的师傅焊是焊上了,但是都有细纹,不达标,后来请来交通公司汽修厂的电焊高手,由刻苦学艺多年的“我”与之合作,完成了焊接的任务。

  肖婉莹的短篇小说《设变》突出表现了工人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小说中,工程已经交工,技术员韩嵩准备回家过年,恰逢孩子即将出生,他归心似箭。但工程遇到了“设变”,就是甲方临时修改设计。作为唯一还没返乡的技术员,他不得已留下来处理突发状况。电工赵师傅也没走,和他一起处理问题。韩嵩常年在施工现场,和家人聚少离多,媳妇临盆,他也难在身边照顾。赵师傅更是疏于照顾家庭,儿子出车祸留下了残疾,老伴儿早早离开了人世。在这里,工作和家庭对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人来说,是一对矛盾关系,工作和家庭难以兼顾,为了干好工作,势必要亏欠家庭,这表现了他们奉献和牺牲的精神。小说中,肖婉莹通过一个爱情故事,给这种牺牲精神添加了一层浪漫的属性。韩嵩原来的对象姜俊梅也从事建筑行业,与韩嵩聚少离多,不久二人分手。事后韩嵩得知,姜俊梅弃他而去不是因为不常相聚带来的情感疏远,而是姜俊梅在工作中因事故而毁容,她为了爱人自愿做出牺牲,主动离开韩嵩。这样,肖婉莹将爱情的牺牲和工人为事业的牺牲并峙,增添了牺牲精神的高尚与浪漫的属性。

  曲子清的短篇小说《五梅》在表现工人坚韧品格和创业精神的过程中,加入了性别的维度,以女儿的视角,通过书写母亲这代石油女工在艰苦环境中战天斗地的英勇事迹,表现了石油女工人顽强的作风与强悍的性格。小说中,同事们都认为采油是男人的事,女性干不了这么艰巨的工作,而母亲和几个队友却不信。她们除了忍受伤病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在野外面对野生动物的威胁。她们在极寒的天气里排除了采油管线的险情,为国家避免了巨大的损失。小说不仅叙述了母亲和工友的事迹,还着重写了她们队伍里的一名特殊成员,那是一头叫五梅的驴,母亲和工友们将五梅认作她们的工友。母亲拿出姥爷给她的传家銮铃,系到了五梅的身上,甚至在五梅死后,将其葬在了姥爷的身旁,可见母亲早已将其视作亲人。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五梅可能是她们唯一的载重工具,对她们完成艰巨的任务和对抗无边的寂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曲子清通过人和动物在劳动中结下深厚的情谊,表现了那个时代环境的艰苦、物质的贫瘠以及石油女工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

  同样表现女工顽强意志的还有赵扬的长篇小说《烟火成行》(节选)。小说中,艾晓雅和艾晓华的父亲是厂里的工人,因为带着工友外出干私活儿意外死亡。这个意外不仅让她们失去了庇护自己的父亲,还让她们必须偿还父亲工友家属索要的赔款。父亲的死让她们的生活坠入了深渊:原来答应的亲事变卦了,进厂继承父亲的岗位,却被分到了人们都不爱去的锅炉房,即使有立功表现,也没有获得奖励,反而被追究责任。家庭的变故和工友的冷落并没有让这对姐妹消沉,她们在生活的泥淖中努力拼搏,她们的坚韧与勤奋势必让她们摆脱人们的偏见和冷漠,赢得富足与尊重。赵扬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叙事,表现了人与命运的对抗,呈现了艾家的这对工人姐妹在遭遇波折与坎坷时的积极与强悍。

  有些作家不满足于书写作为社会榜样的工人的手艺、精神与品格,试图书写他们复杂的人生波折,深入工人的内心,呈现他们丰富的心灵世界。易可的短篇小说《钢铁狍子》通过一个机车组工人的故事和经历,表现了铁路工人仗义、爽快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小说中的机车组在东北边疆运送货物?;荡┰礁呱矫芰?,冰天雪地,山川风光虽然壮阔旖旎,但长途运输的旅程十分艰苦,又分外寂寞。在崇山峻岭中奔驰的火车有时会撞到山里的野生动物,这样的奇遇会成为机车组成员的谈资,被撞到的动物被他们用来打牙祭。当他们喝醉的时候,有些火车司机会提起曾经撞到人的经历,虽然在铁路上撞到人不会负多大的责任,但那样的经历是潜藏在他们心底的寒凉,是不愿触碰的秘密。表面强悍而粗犷的火车司机会因为那些事故,在他们柔软的内心世界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当然,发生的事故多了,有些司机就会习以为常,对生命的消殒表现出麻木和漠视,他们会把自己经历的事故当作酒桌上的谈资。小说中的车马炮是一个年轻的司炉,他的母亲当年就是被火车撞死的,这让他痛恨对生命的漠视。当年龄大的火车司机吹嘘自己撞人的经历时,车马炮向他挥起了拳头。当车马炮乘坐的火车撞伤狍子时,他选择不顾一切救助狍子。切身的痛感让他对生命无比关爱和敬畏,他的行为莽撞而僭越,但年龄大的火车司机都选择了包容他的幼稚和天真,他的执拗正是他的善良,在他的身上,老师傅们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孙胜的短篇小说《陈师傅的火车》也是一篇关于铁路工人的作品。小说表现了时代变迁中工人的失落以及工人心中不灭的尊严。小说中,工人陈大车当年是厂里修蒸汽机车油泵的大拿,火车的电气化以及企业的改制让他的手艺没了施展的空间,厂里留下蒸汽机车头只是为了纪念厂子那些逝去的辉煌岁月,其澎湃的动力连同排山倒海的轰鸣,都成了历史的尘埃。作为钳工的他,曾通过帮助邻居修理东西而获得他们对其手艺的承认,但时过境迁,邻居们家里的器物坏了就直接扔了换新的,不再需要修理。历史车轮从他身上无情地碾过,他面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处境。但他没有怨天尤人或是唉声叹气,他重整旗鼓,自己收集材料,手工制作火车模型,在退休职工活动室摆下复刻厂区的沙盘,用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手艺,同时缅怀工友们一辈子的奋斗与追求。陈大车完成了火车模型,完成了自己的夙愿,随之撒手西去。麻将室中的工友们被陈大车的火车模型感动,共同扎纸活儿,让一个纸扎的火车头陪陈大车共同上路,工人们用最高礼遇祭奠这位对工厂有着深情厚谊的钳工师傅,也祭奠他们逝去的工厂和他们曾经的火热青春。

  肖世庆的中篇小说《一官半职》不仅表现了改革时代工人命运的浮沉,也表现了工人内心的疼痛。小说中,工厂制定了一种新的管理制度,让车间工人轮流当一个月的值班经理,一方面让工人了解工厂的经营情况,增加工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另一方面也是书记制衡两个经理的手段。走马上任的侯国柱深入工厂管理工作,了解了不少生产管理方面的细节与猫儿腻,但最让他印象深刻也是最牵挂的是厂里一个叫崔微微的女工的命运。在充满官僚主义氛围的工厂里,经理们只手遮天,经理的秘书狐假虎威。而作为一个普通的女工,崔微微非常卑微,她的婆婆生病在床,丈夫下岗多年,全家靠她维持生计。这种情况下,她想调岗,干长白班,想下班兼职,多挣一些钱补贴家用。她这种情况,有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她数次找领导协调,不仅给领导不少的好处费,还让经理秘书占有了她的身子,但她的诉求几年都没有得到回应。后来经过侯国柱的努力,崔微微总算满足了调岗的愿望,但为了挣钱她只能去夜总会兼职,出卖色相补贴家用。崔微微的凄惨与卑微表现了改革年代工人生活的窘迫和身份的失落,小说讲述了工人阶层的滑落的状态,呈现了他们内心的伤痕。

  在表现改革年代工人跌宕命运与心灵处境方面,李铁非常在行。他的短篇小说《修锁匠》表现了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人内心疼痛、羞耻和困惑交织叠加的心理状态。小说中,王小双是厂里的大美女,还是省劳模,是全省纺织战线的一面旗帜。但她却未婚先孕,如果事情败露,将是重大的丑闻,为了掩盖这个情况,王小双的父亲将女儿嫁给了细纱车间的机修工哔叽。王小双的伤痛是当年省里派下来搞改制的薛江南留下的,改革中途出现波折,薛江南远走他乡。薛江南制造的后果由工人哔叽承担,哔叽对薛江南无疑心怀不满。而数年之后,薛江南又以富商的身份荣归故里,卷土重来,要收购行将倒闭的工厂,重塑王小双工厂精神旗帜的身份,又带给哔叽和王小双两个工人无限的憧憬,这让哔叽的内心中充满了困惑,不知道如何面对和评价薛江南。在得知薛江南归来后的计划时,困惑的他身着结婚时的体面西装,在街头锉一把钥匙。这一幕满含象征意味,工人内心的骄傲、过往的辉煌、当下的落魄、内心的迷茫都凝结在这个画面之中。通过哔叽的遭遇,李铁书写了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人复杂的心理状态,表达了对工人波折命运的理解与同情。

  力歌和漠然的长篇小说《对开的列车》(节?。┕刈⒏母锢顺敝衅胀ㄈ说拇秤朊?,呈现了铁路系统的深化改革对铁路职工及其家庭的影响。小说中,铁路系统改革涉及企业职能调整、机构精简和人员优化等问题,公司的发展方向、经营内容、管理方式、用人标准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权力、财富和人情在这一过程中纠缠、冲突或变异,从老总到干部再到职工,都要适应这深刻的变化。这部小说通过铁路系统改革,呈现了这种变化的过程。

  以上这些作品都是工业文学传统写法的延续。这些作品作为历史的镜像,以文学的方式呈现了共和国工业发展的历史,以及这一过程中工人群体的心路历程,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辽宁工业文学优秀的传统和辽宁作家书写工业文学的热情,但这些作品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最突出的是时代感不强。这些作品聚焦传统制造时代的人与事,大多关于铁路、电力等传统行业,多是历史中的往事,对智能制造时代中国工业的新发展、当下工人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处境则没有表现。相较于乡土文学,工业文学有其特殊性,那就是与时代前沿的科学技术存在必然的关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文学备受瞩目,那时的工业文学写发电、采矿、炼钢,这些是我们国家那个时代的前沿科技,是带动时代发展的引擎,是那个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关切,所以那时书写这些内容的工业文学也受到了读者普遍的关注。而今天的前沿科技是什么,这个时代先进的工厂是什么样的,我们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在国际竞争中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工人在当下的工厂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面临哪些难题和困惑,这些是当下工业文学应该呈现给读者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我们在当下的工业文学作品中不容易看到,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新时代的工业文学应该聚焦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变革,强化工业文学的时代感与在场感,用写作回应时代的关切。当下,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科技等新科技迅速崛起,传统产业也在数智化和绿色转型中脱胎换骨,工业文学应该表现这种当下工业的新现实,同时挖掘技术与产业变革背后人的故事。

  其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如何突破工人形象“奉献者/受难者”的二元标签,是作家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很多作家还是习惯于突出工人奋斗的热情、高超的手艺和高尚的品格,这当然没有问题。但如何塑造工人复杂的性格、丰富的内心以及技术变革带来的情感和伦理的变化,是作家们应该进一步探索的领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文学,习惯于呈现无私奉献、伟岸奋进的工人形象,这和当时工业文学的功能和使命是有关的。当时的工业文学,不仅要反映当时的工业生产状况,更重要的是需要塑造工人作为领导阶级的光辉形象,通过塑造领导阶级的形象,以文学的方式呈现新政权的价值观,所以当时的工人形象是工人阶级精神品格的具象表达,是相对单一的。而新世纪以来,李铁、曹征路、班宇、双雪涛、郑执等人书写的工人,是承受改革代价的工人,作为受难者的形象出现。这些形象改变了工人形象单一化的书写范式,将笔触聚焦于个体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济转型过程中大历史背后普通个体的辛酸与痛楚。这样的工人形象刚出现时,的确石破天惊,打破了阶级叙事的桎梏,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遭遇。但随着越来越多类似的工人形象出现,“受难工人”也成了一种固定的书写模式,我们不容易分得清不同受难工人形象之间的差异,工人形象的塑造再次遇到了瓶颈。当下,工业文学的使命不再单一化,新生代工人的命运也更加差异化,工人形象可以更为丰富多样,这可以成为作家们探索的空间。

  再次,从叙事角度来看,工业文学可以从传统的国家立场的现代性角度进行叙事,讲述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工业的进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工人的付出?;蛘叽有率兰鸵岳吹母鋈肆⒊∠吕酚朊顺逋坏慕嵌冉行鹗?,讲述工人个体在时代变革中命运的波折。也可以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呈现中国工业崛起带给世界的影响和变化,中国制造行销海外如何改变各国人民的生活及其对中国的态度,中国海外建厂、产业链的迁移如何带动后发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国出海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与当地人的观念会产生怎样的冲突与碰撞,这些都是工业文学可以书写的内容。作家们也可以考虑从人类的立场出发,讨论资本与劳动的博弈、工业化体系中个体的尊严、工具理性与人性的冲突、技术对人类伦理的冲击和观念的改造、技术膨胀与人的主体性?;让?,思考工业尤其是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和颠覆传统行业,传统行业从业者的命运将会怎样,以及当机器取代人成为生产的主体,以劳动为核心的人类价值体系如何维系,还有技术发展的必要与限度这样的问题,在技术急速膨胀的时代,思考人类文明的困境与出路。

  在专栏发表的作品中,大多数作品是传统工业文学的写作路数,还有一些作品,可以看出工业文学新的创作思路。比如刘驰的中篇小说《决算》,书写了一个工程从停工到复工的故事,其中的重点是工程预决算的设置与执行,以及管理层和施工方的博弈。传统的中国工业文学,更多是从工业生产端的角度,书写工厂和工人的故事,建筑行业不是其关注的领域。与建筑业相关故事和情节,多在官场小说中出现,因为建筑工程承揽和施工的背后涉及巨大的利益,这些幕后利益往往和权力牵扯在一起,成为腐败的温床,从而成为官场小说关注和书写的对象。在《决算》中,当然也有利益和权力的纠缠,甲方国企的房经理为了拿施工方的回扣,将工程拆分给多个乙方,防止一家独大,便于其控制乙方,然后提早超额给其选定的乙方打款,收取回扣,中饱私囊。但房经理提前给施工方打款,导致了施工方懈怠,没有动力继续施工,甚至为了利益要停工跑路,令工程停滞。公司派南商解决这个问题,小说就是在南商努力促成复工的过程中展开。事实上,工业和建筑业并不是一回事,建筑业是工业的下游产业,简单来说,工业主要指对商品的生产,而建筑业是对空间的改造。但是,对工业文学来说,生产场景、生产者形象、技术与人性的纠葛、工业变革与社会变迁等话题是其书写的核心领域,而这些与建筑业高度契合,工地就是一个露天的车间,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和工厂里的工人除了分工不同,并无二致。建筑业和工业一样,也涉及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对人和社会的改变,在这个意义上,将建筑业纳入工业文学的叙事范畴是有道理的?!毒鏊恪氛獠啃∷档闹匦脑谀仙掏ü髡こ痰脑ぞ鏊慊指词┕さ墓蹋辉谟谌ㄇ墓唇?,所以将其看作工业文学是有理由的。建筑业是工业的延伸,中国的基建能力世界瞩目,是中国工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工程的规划、造价、设计和施工,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在其中的博弈、建筑行业的世道人心都应该成为工业文学书写的对象。所以,《决算》这部小说的价值不仅在于书写了建筑行业内的机制规则和工程甲乙双方的智力博弈,更在于让我们重新思考工业文学的书写内容和叙事边界。

  另一部值得注意的作品是韩扑的长篇小说《赛博的燃动》(节?。P∷滴啤熬潮惫ひ瞪杓拼笕箍?。参赛的项目五花八门、脑洞大开,但都和前沿的科技密切相关,代表了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和可能。作品中,新技术的名词扑面而来,目不暇接,多种多样的新技术和新发明共同勾勒出一个美好而梦幻的未来。这样的作品和科幻文学有相似之处,梦幻迷离,天马行空,但较之科幻文学,这个作品书写的技术更多基于当下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实际,而非还未出现的幻想或者推理出来的科技。这部小说让我们看到了工业文学和科幻文学的边界开始模糊,二者产生了嫁接和转换的可能。在当下,工业文学一方面要通过工业书写表现国家和地方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更重要的是要在工业化时代里,思考和探讨数据和算法洪流中人的价值与命运,而后者与科幻文学不谋而合。这样看来,书写前沿科技的工业文学势必要将与科幻文学的边界逐渐模糊,工业文学向科幻文学学习对前沿科技的表现,科幻文学学习工业文学对人物的塑造和人文情怀的填充,二者势必相互促进,互相成就。

  专栏中有一部小说比较特别,是王冠楠的短篇小说《美梦工厂》。这是一部幻想小说,讲述了两个孩子为别人造梦的故事。小说中,两个孩子进入美梦工厂工作,用他们的想象力为别人制造梦境。小说中的梦境绚丽而充满了神秘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统的工业文学都是现实主义的,我们一直认为,现实主义是工业文学的前提。但这部小说冲击了我们既有的认知,引起我们的思考。比如,工业文学一定是现实主义的吗?如果把工业作为一种元素,填充进非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中,这是否行得通?其实在班宇的作品中,很多时候工业只是作为一个场景,或者一种元素出现,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现代主义的部分,但那些非现实主义的部分并没有伤害其作品的现实属性?!睹烂喂こА肺幢厥且桓龀墒斓淖髌罚涑鱿衷诠ひ滴难У淖ɡ钢?,它具有启示性的意义,让我们重新思索工业文学表现形式的边界在哪里。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工业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与之相关的工业文学也应该随之乘风破浪,高歌猛进。当下的工业文学创作确实遇到了瓶颈,我们的工业文学确实需要努力追赶,才能匹配共和国取得的工业成就。专栏中的部分小说是对传统工业文学的致敬,呈现了强大的工业文学传统在当下的延续,另一部分小说则突破了工业文学传统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模式,让我们看到了工业文学发展的希望和可能?!堆悸探返墓ひ滴难ёɡ讣掏?,守正创新,为中国的工业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为202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东北城市文学与东北城市形象建构研究”(项目号:JYTMS20231667)及2023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委托课题“辽宁城市文学研究(1949—2023)”(项目号:2024lslqnbjrckt-12)阶段性成果。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