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东北反抗日寇统治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盖平县的《星火》事件。
《星火》最早是一种刻板油印在小圈子里传阅的秘密刊物。
《星火》的撰稿者被称为《星火》社同人,一个以刊物为纽带的抗日政治团体。
《星火》事件则是血腥镇压与英勇反抗的过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当一段时间《星火》事件被搁置。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星火》事件中一些牺牲的同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与事件有关的回忆等资料才得以披露。
《星火》社同人的主要领导者、革命烈士花喜露是笔者的同乡,怀着一份对家乡先辈的敬仰,笔者对这一事件自然给予格外的关注。他当年在家乡一带生活、工作的场景,笔者大多凭吊过,一个人独自地走,独自地想,那《星火》的同人的一个个形象就鲜活起来了。
一,《星火》双璧:花喜露与于家麟
如果说《星火》社同人是伪满洲国十四年黑暗统治下的一团燃烧的熊熊烈火,那么花喜露和于家麟就是这团烈火中瑰丽的双璧。
花喜露,1912年出生于盖平县熊岳城南的孤家子村,字灵莎,曾用笔名田贲、山川草草等。孤家子村东依巍巍青龙山,北临潺潺响水河,又多树木,风景绝佳?;ㄏ猜蹲杂状厦髁胬?,四五岁时即认字,且能背诵四书五经,有神童之誉。在奉天省立第一高中和省立第三师范读书期间,他博览群书,同时开始文学创作,一篇篇的诗文,凝聚着沉郁的家国情怀。
1934年师范毕业后,花喜露被分配到盖平县归州国民优级小学任教员。血雨腥风中,花喜露像一?;鹬值闳佳闹械幕鹬郑美房魏涂斡嗍奔?,给学生讲爱国诗人屈原、陆游和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的故事。节假日,他带一些进步学生到海边去,在辽阔的大课堂,给学生讲述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归州国民优级小学,由一座平顶小山上的庙院改成,古树环绕,气韵葱茏??斡嗍奔?,他常和同事或学生,登临校后平台,闲谈漫论,短吟长啸。花喜露给两个校门撰写了对联,其中的一联是:高本自卑,知勤求方能进步;级防躐等,唯循序方可图功。以此教育激励学生?;ㄏ猜痘估玫笔毖5拿刻斐幔臣で榈卮醋髁艘皇住冻岣琛?,教学生每天早晨朝会时唱。歌词是:
朝霞灿烂,一朵太阳红。
光华雄浑照碧空,霁色锁川原。
川原形势雄,龙盘虎踞无终穷。
请看我山河,山河真光宠;
请问我责任,责任真綦重。
用我好身手,趁此晨光熊,
砥砺磨砻,使我精力充。
他日破浪趁长风,宇宙任驰骋。
好友,好友莫等闲,一刻千斤同。
歌中的爱国激情,像火种一样,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火焰,使他们无限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看到了自己的责任。
花喜露还办校刊,组织鲁迅文学研究社。为了避免日伪当局的注意,鲁迅文学研究社对外称“灵莎文学研究社“。经过不懈的努力,花喜露在他的周围,培养了一批追求进步、热爱文学的人才。为了激励这些学生,花喜露还给他们起了带有红色笔名,如赤婴、殷拳、立绯、田丹等,以此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
这一阶段,花喜露还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诗歌和小说,成为当时辽南著名的一位作家。出名的有小说《幽静的山谷》,长诗《孙二祖宗上西天》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东北沦陷区劳苦大众对日伪当局所进行的英勇反抗。
于家麟,1917年出生于盖州城东关天台街,笔名驼子、迢迢等。其父原为东北军团长,直奉战争后退伍,后病故。于家麟鸡胸驼背,却多才多艺,中学退学后,多次拒绝伪盖州当局的聘用,家居自学搞文艺创作,后又创办秋灯书店,并以他为中心形成一个文学团体,反满抗日。于家麟早期的作品,有诗歌《耐寒曲》、《我的歌》等。
因为发表文艺作品,花喜露和于家麟以文会友,成为《星火》的双璧。二人加上王克范、李光海,被称为“星火四友”。以他们为骨干,联络花喜露师范的同学和社会青年,加之盖平一国高、二国高和女子国高的文学爱好者,形成了被称为“星火社同人”的文学团体,鼎盛时有近百人。他们以《星火》的名义,用青春的热血,发出反抗、揭露日伪当局黑暗统治的呐喊。
二、《星火》熠熠照辽沈
还是在奉天省立第一高中读书的时候,花喜露因为给报刊投稿的关系,就谋划着在报纸上开辟一副刊,后因故未成。到归州国民优级小学教书后,就创办了??洞悍纭?、《秋潮》和《飞浪》,选登学生和老师的文章。
因为发表作品,花喜露就结识了同样在当时的报刊发表作品的于家麟等人。1936年的夏,花喜露、于家麟、王克范、李光海等在盖州的双顶山集会,商定以追求进步、揭露黑暗统治为目标,定期出版刊物《行行》,由花喜露主编,油印,在同人中传阅。后又编印《星火》,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是为《星火》社同人的正式形成。
1939年秋天,花喜露、于家麟等结识了《营口新报》的副刊编辑王觉(后来知道他是地下国民党员),就把油印的《星火》公开移到《营口新报》副刊上,由花喜露和于家麟组稿和主编,每月出一期。由于影响逐渐扩大,后改为半月刊,一年多的时间,共出二十三期。这一时期,哈尔滨、双城、奉天、本溪、海城、营口、复州湾都有《星火》社同人,《星火》的读者就更多了。
1940年冬,《营口新报》的编辑王觉提出《星火》有左倾、赤化倾向,要《星火》改弦易辙,《星火》面临停刊的危险?;ㄏ猜毒驼矣诩吟氲壬塘?,决定召开一个《星火》社同人集会,定名为“消寒雅集”,以文艺活动为掩护,研究如何开展活动和办刊方向。集会在王克范任教的尚和寨小学召开,历时一个星期,最后与王觉的谈判协商不欢而散。王觉说;“宣传抗日可以,我也是中国人嘛。但左倾赤化不行,太危险了。本报不予刊登。”就这样,《星火》???。
《星火》??痪?,花喜露就被伪盖平县教育局以“思想左倾,宣传赤化”为由,勒令出境?;ㄏ猜毒徒邮艿车闹概桑椒钐熳糯邮碌车拿孛芄ぷ髁?。
1941年,于家麟等又把《行行》移到哈尔滨的《大北新报》的副刊上发表,后来也被禁止了。但盖平县的《星火》同人又秘密创办了《大地》、《晨星》,成立了“读书会”,开办了“秋灯书店”,继续进行活动。
《星火》社同人中,思想基础并不一致,花喜露等信仰共产主义,并最终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于家麟等信仰三民主义,而成为了国民党员。他们为三民主义好还是共产主义好争论过,但在反对日伪当局黑暗统治的民族大义上,《星火》社同人的观点是一致的,是团结的。花喜露就曾受于家麟之托,冒着生命危险,掩藏过从新京伪警察厅监狱逃出来的国民党员李季疯。他们可以说是战友,是同志。
三、监狱里的不屈斗争
当时东北的日伪当局,有专门的报刊、书籍检查机构,甚至强迫一些“内行”的中国人替他们审查。
《星火》的出现,必然要引起日伪当局的注意。
最早的一次被称为“葛雷事件”,花喜露教书时的同事葛雷在营口教书期间,携带的《星火》被日本人发现了。于是严刑拷打,葛雷一口咬定不知道是谁邮寄的,而《星火》上的文章作者都是笔名,葛雷到营口又有了一段时间,因此事件没有与盖平的《星火》活动联系起来。日本人恼羞成怒,把葛雷扔到大石桥的狼狗圈里,活活让狼狗给咬死了?!缎腔稹肥录?,日本人顺线索到营口抓葛雷,葛雷已不在人世,当然找不到,日本人就愚蠢地抓了姓葛和姓雷的两位老师加以审讯。
花喜露是晋察冀中央局社会部领导的“东北救亡总会”的成员,到奉天后他严守纪律,除偶有的《星火》同人来访和掩藏过李季疯外,与《星火》社再没有更多的接触,主要从事奉天兵工厂和飞机厂的情报工作。1944年的4月,本溪一位姓孟的因藏有进步书籍被捕,严刑之下招供书是花喜露给的,于是花喜露被捕。5月,盖平县国高的日本人副校长搜查到《大地》、《晨星》,大逮捕遂开始,又相互勾连,除先期入关参加革命的和个别躲藏的,先后被捕近百人。
被捕的《星火》社同人被关在盖平县留置所、熊岳留置所和奉天的“北陵秘密室”,花喜露也被关到了秘密室。这些《星火》社同人受尽了严刑拷打,什么上大挂、压杠子、夹手指、灌辣椒水、电刑等等,都用上了。王克范、王盛伦等被活活地折磨死了。但花喜露、于家麟等都坚贞不屈,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花喜露在狱中写下这样一首诗:
慷慨赴囚虏,挺身担六刑。
愿将新血肉,烈烈试贞情。
花喜露在敌人的提审中,承认自己信仰共产主义,但不承认有组织关系,践行了“到我为止”的诺言。他大义凛然地宣称:“我宁可放弃生命,但我决不放弃我的信仰——共产主义!”
回到狱中,他写下了有名的诗篇:《我是王》
我是王!
端坐在恶魔的监牢,
饥寒毒打全都不关我的痛痒。
你们卑鄙毒狠,
不用趾高气扬。
我知道,
这里就是我战斗的地方!
我是王,
把生命发出万道光,
毁掉这恶牢的万道墙,
跳到大路的当央:
要活我就要主张,
死也死在主张上!
《星火》同人被逮捕后,一些被捕学生的家长动用社会关系,找到了伪满洲国最高检察厅厅长徐维新。徐厅长是营口盖平人,于是通过请客的方式说动属下掌实权的日本人,将整个案子移交到检察机关,被捕人员转到奉天第一监狱,审问后释放了20余人,后又以“犹豫起诉一年”释放了14人?!缎腔稹吠说墓歉桑ㄏ猜?、于家麟等,就被起诉到高等法院等到判刑了。
四、末日的宣判
《星火》同人中,最后有11人被以“治安法违反,出版物违反”的罪名定罪判刑,判决之前,都分别通知了本人。于家麟,死刑;门文东,无期;张吉宽,二十年;花喜露、王锡成,十五年。其余的十年到五年不等。
历史竟这样的巧合,1945年8月15日,一大早,《星火》的11名同人被带到候审室,等待最高法院的宣判。大家都神情严肃,互相用眼神交流,默默鼓励。然而奇怪的,这些人就这样等待,却没有听到宣判。
直到快下午1点了,却传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缎腔稹飞缤颂蠖家幌伦犹鹄矗捌鹄?,拥抱起来,那种激动无以言表。
8月19日,《星火》社11名同人被营救出狱。
花喜露终因伤势过重,于1946年6月3日去世。而《星火》社同人,解放后大多成为不同行业的领导、学者和作家。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但《星火》社的同人,他们当年以《星火》的名义,面对日伪黑暗的统治奋起反抗,留下了无愧时代、无愧家国的浓墨重彩的一笔?;ㄏ猜对谟凶龅囊皇资坪醺鼙泶锼堑男纳?br />
作花曾是老梅开,降做人间一点埃;
我是神龙图破壁,要从风雨天上来!
(此文参考了《星火》社同人回忆等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