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白小川的长篇小说《皮影英雄》已经出版。这是一部反映少年成长进步的儿童文学作品,与他以往的创作风格有所不同,倒是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叫我满心期待。
此刻桃花盛开,春光无限,正好适合阅读一部儿童作品,那是一种刚刚发芽的状态,一股清新甜润的味道,一种毛茸茸的正在孵化的新生命的感觉。小川用这本儿童文学作品把我带回了童年,让我突然发现,每个人都有未泯的童心,因为说到底:我们都是光的孩子。
小说主人公是10岁的宋小年,暑假里突然开启了到乡下爷爷家“寻根”的一段特殊之旅。这个假期对于小主人公而言无疑是快乐和有着独特意义的,同时,小年也带着我蜀犬吠日了一趟乡间。他要寻的根是什么?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都丢失了什么?我们会找回什么?这一连看看会让诘问浮上心头,让我非常期待这次的追寻之旅。我跟着他的笔结识了新朋友泥猴和小雪,还有童心未泯、和蔼可亲的萨其马爷爷;他饱尝了甘苦的乡村生活,那是有别于城市,可助他快速成长的伊甸园;他重新认识了爷爷,还有爷爷的非遗皮影及满族文化;他们齐心协力一起拯救了珍稀大鸟白枕鹤;他们历经艰险,终于完成了对古洞的探秘……
我判断一部儿童小说是否成功,首先是写作者的视角。他是成人视角还是儿童视角,这一点尤其重要。一些儿童文学的写作者往往站在自以为是的成人立场上讲故事,有些高高在上的自我陶醉,其实是没有摆脱自己的成人经验,试图给孩子讲道理,这是最大的失败。所以,写作者首先要把回到孩童时代,成为故事中的一员,才不至于有隔膜感。其次还要将成人读者也带回到孩童时代,让读者也成为其中的一员。所以,小川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把他自己和我一起带回到童年,重温那种童真与快乐。是的,他笔下的乡村其实是对城市生活的一种反衬,是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的一种反思,或许也有微弱的抵抗。
我认为这是一部很精彩,很有现实意义的儿童小说,有趣味性、有文化底蕴、有成长、更有蓬勃散发的光芒。整部小说的儿童视角与童年心理十分准确,以辽南满族的非遗皮影戏为主要文化衬托,又将浓厚的满族文化,抗联精神根植于小说当中。文中塑造了一起去追逐光影,为英雄而奔跑的孩子们。这里的光影其实是一种隐喻,它象征着追寻的失落的传统的美、曾经的理想、一尘不染的童真。这里的孩子是以宋小年为代表的新时代少年,也包括了满族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宋爷爷和萨其马爷爷等老一辈民间艺人。皮影是光的艺术,主人公宋小年正是在这种光的牵引下,最终到达了大黑山,寻觅到古洞。而使他成为英雄的,恰恰是光影下他一步步的认知和成长,也是宋爷爷一生追光逐影的映照和渲染。
文中让我感到温暖的有三个场景。雪夜里懂得报恩的小狍子家族,石湖边几个孩子一心护鸟的热诚,还有古洞里用原始方式上演的那一幕抗联皮影戏。那些细微而弱小的光芒,打破了人与自然的界限,让童心里的纯洁与爱幻化为巨大能量,温暖世间万物,这其实也是一场爱的教育。因为感动,他笔下的文字也顿生翅膀,迎着光明而行。我确信,我们都是光的孩子,悉心种植下一颗童心,向阳而生。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皮影英雄》的篇幅不大,但作者似乎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力求于结构的完整,语言的凝练与童心相贴合,故事的婉转跌宕与童趣相契合,人物的内心变化与成长细节相吻合。尤其是整部小说的语言,极富感染力,明亮而流畅,读起来轻松愉快,像在倾听潺潺的溪水,余音绕梁。
在小川的长篇小说《指舞》出版之际,他再次带给我们惊喜。这是一部很值得细读品味的一部儿童文学佳作,不仅是写给孩子的,也是写给成人的,更是写给所有人内心里保留的那一片净土的,是对我们日益浮躁焦虑的心灵的一种抚慰。这部小说的出版,标志着青年作家白小川创作风格的华丽转变,预示着他有无限的可能性值得期待。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光,有大爱,沐光而行,他的创作之路会更加宽广的。
上一篇:情怀的追忆 文脉的传承
下一篇:用温情之笔,抒写生活长卷